婴幼儿用品的安全,是广大家长心中最敏感的一根弦。近日,据媒体曝光,婴幼儿服装市场乱象从生,安全技术类别达不到国家标准,这也引起了广大家长的热议。
多家服装店达不到硬性安全技术规定
据了解,自2012年8月1日起,由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起草的修改版《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18401-2010)全面强制实施。根据新国标,婴幼儿服装分为A、B、C三个安全级别。3周岁以下幼童穿着的衣物必须符合最为严格的A类安全技术要求。这类服装的标牌上应出现“婴幼儿用品”、“A类”、“GB18401-2010”等字样。那么,我市婴幼儿服装是否达到了此类标准?10月21日上午,记者特意走访了市区多家婴幼儿服装店。
在长江路地下商业街的一家婴幼儿服装店,记者提出希望购买2岁多孩子贴身穿的内衣,该店导购热情地拿出多件衣服供记者挑选。然而记者注意到,这些衣服吊牌上的安全技术类别上标识为B类。当记者提出疑问时,导购说,“你不能只看标牌啊,虽然我们标牌上写的是B类,但是我们都是按A类的安全标准生产的。”在另一家店里,记者也发现了相同的问题,店家告诉记者,“B类就差不多了,不一定非要A类的啊,小孩子穿着不会出问题的。”随后,记者又来到一家售卖杂牌子的婴幼儿服装店。记者观察一圈发现,该店所售卖童装的标签模糊不清,在衣物类型一栏竟然填写的是“合格”。这家服装店的老板说,“我们的衣服都是厂家直销的,在包装上就没那么细致。”
记者走访一圈下来发现,只有一家店是严格执行GB18401-2010A类安全生产技术类别的。这家店的店员告诉记者,有关幼童服装安全知识,店员们上班之前都培训过,“现在规定的给婴幼儿贴身穿着衣服对安全标准要求很高,必须达到A类等级。”
安全技术规定消费者知之甚少
在一家店里为1岁多孩子挑选衣服的田女士告诉记者,“我买衣服一般都是直接去摸手感,是纯棉的我才会给孩子买。”而对于婴幼儿服装安全技术生产类别分为A、B、C三类,她表示虽然听说过,但实际在购买服装时很少用心去观察标签。
在长江路地下商业街的另一家店里,一位妈妈正在给孩子挑选一款价格为29.9元的打折衣服。记者注意到,在这一堆29.9元婴幼儿衣服的标签上,几乎找不到“婴幼儿用品”、“A类”以及“GB18401-2010 ”的标识。“小孩子长得快,穿衣服太费了。我买的都是价格普通的,也没去看什么安全生产标签,但我孩子穿着没什么问题啊。”对于新国标出台的严格安全类别要求,这位妈妈显得有些不以为然。
在铜陵百大商场,为朋友2岁的孩子挑选衣服做生日礼物的陈小姐告诉记者,“我还没孩子呢,所以不知道婴幼儿服装安全类别这回事。”
衣物清洗杀毒可保幼童放心穿着
一名长期从事婴幼儿服装批发的人士告诉记者,以自己在批发市场上所见所闻,“有些衣服连吊牌都没有,材质连纯棉的都不是,还有一股子味道,更不要说什么执行A类安全技术要求了。”
那么,如何给幼童挑选安全的衣物呢?该人士提醒,“先要看服装的吊牌标签,这上面的信息还是很重要的。”如果吊牌的标注都不合乎规范,那么这样的衣物还是可能存在隐患的。
另外,家长给幼童买衣服时,不能光靠手感判断,还要特别注意一些纺织品中散发出的特殊气味,如塑料味、霉味等等。“通过闻气味,也可以判定一些衣物上有没有甲醛等过量化学药剂的残留。”而关于甲醛的危害,纺织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小邹告诉记者,甲醛对呼吸道黏膜、眼睛和皮肤易产生强烈的刺激,纺织品上如残留过量的甲醛易引起幼儿的皮肤炎症。
对于如何“消灭”衣物中的甲醛,小邹表示,家长们在买回衣服后,最好把衣服用消毒液浸泡之后清洗,再置于阳光下曝晒,这对于去除纺织品中的甲醛等有害物质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