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三年到底该不该上班

2015-05-19 安全知识 716人浏览

“柴静现在还没有找工作,主要在家带孩子。”央视著名记者柴静已经许久没有在荧屏上出现了,但她全职当妈妈的消息,依然引起不少人的关注。

其实,在国外全职妈妈是很普遍的。

比如在德国,就有政策鼓励全职妈妈,据说为了让妈妈更加安心地陪伴宝宝,每一个宝宝出生,就会给妈妈算作三年工龄。这就意味着在宝宝最重要的0-3岁,妈妈可以全职陪伴在他们身边。

反观我们大部分中国妈妈,好像生了孩子不工作,就成了家庭的负担,老公的配角。中国妈妈,你愿意成为全职妈妈吗?

一人分饰多角的全职妈妈

做全职妈妈好不好?很多宝妈会这么问,其实我们不必讨论这个话题,这就如同在问做老师好不好,做记者好不好,做警察好不好一样,全职妈妈也是一份职业,好与不好都取决于你看待问题的角度。从对宝宝成长来看,全职妈妈肯定是好的,但从经济因素、心理因素甚至社会地位等因素来看,可能就是另一个答案。

有时会听到有人感叹,全职妈妈幸福啊,有老公养。这实在是曲解和偏见。全职妈妈难道没有劳动,没有付出吗?难道只有出外挣钱拿工资才叫工作吗?

宝爸外出工作挣钱,宝妈在家哺育孩子操持家务,同样是劳动,同样是付出,只是分工不同而已。而且全职妈妈的劳动强度、用心用脑的程度一点儿也不逊色于出外工作的爸爸。上班还有下班,而全职妈妈却是24小时待命。保姆+厨师+营养师+老师+玩伴+……这就是全职妈妈。

渴望一天有48小时的职场妈妈

产假结束,带着还未完全恢复的身体和对宝宝的愧疚重回职场。顶着业绩和宝宝口粮的双重压力奋斗。离家近的宝妈午休一到就飞奔到家,饭都来不及吃,抓紧一切时间喂奶。离家远的宝妈干脆做起了背奶妈妈,忍受周围异样的眼光,创造一切条件为宝宝存口粮。这就是职场妈妈的辛酸。

工作出现一点小失误,无论是周围同事还是自己都会开玩笑说“孕傻”,但事实上是宝妈的注意力全被宝宝占据。同事聚餐、闺蜜party、商场打折,统统不再具有诱惑力,下班赶紧回家才是正事。

恨不得一天能有48个小时,这样既能照顾好宝宝,又不会耽误工作。在两个身份之间来回切换,被认为最不可能相互妥协的家庭和事业却要努力平衡,这就是职场妈妈。

无关乎牺牲多少,只是选择不同

全职妈妈和职场妈妈谁牺牲的更多?

一个是放弃了职场的梦想与期待,放弃自己奋力拼搏得来的一切,把最淡泊的心境献给家庭。一个是顶着家庭和职业双重压力,在职场拼杀,为的只是给家人更好的生活。没有任何测量工具能够比较出哪一类妈妈牺牲的更多,同样的,做这种比较也是毫无意义的。

无论是全职妈妈还是职场妈妈,从怀上宝宝的那一刻起,你就注定要为了照顾自己的孩子做出让步和牺牲。所以,不管是全职在家还是重回职场,你都是在以不同的形式来爱你的宝宝和家庭,无关乎牺牲多少,只是选择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