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工作中经常被问道:我准备怀孕,近来不舒服了,能不能用药?用什么药?别的医生开的药我不放心,能不能用?用药安全吗?等等.目前不管中医西医,新药层出不穷,可谓日新月异.作为一名专科医生,不能做到对所有的药物都熟悉了解.而且,目前绝大多数用药指导性文章都是针对孕期和哺乳期妇女,对“备孕期”妇女用药尚缺乏相关资料,在药物说明上也无这方面的提示,但“备孕期”用药选择并不是无章可循,而是有则可依.
其实药物的使用是否安全,关键在于用药是否合理.我们知道,药物就像双刃剑,有两方面的作用.除了治疗作用之外 还会有副作用.即在使用治疗剂量的药物时,伴随出现的与治疗疾病目的无关而又必然发生的其他作用. 药物的治疗作用与副作用都是其本身所固有的药物特性,它们是相对而言的,随着治疗疾病的目的而改变.合理用药的目的就在于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同时又要尽量减少其不良反应.
受精后1 周内,受精卵尚未种植于子宫内膜,一般不受孕妇用药的影响;受精后8~14 天内,受精卵刚种植于子宫内膜,胚层尚未分化,这个时期对药物高度敏感,如果受到药物严重损害时,可造成极早期的流产;如果只是受到部分损害,可以有补偿功能,胚胎可以继续发育而不发生后遗问题.这个时期药物的影响是“全”或“无”.这时孕妇往往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怀孕,可能服用了某些药物,大可不必过于忧虑,因为这个时期致畸的可能性很小.妊娠3~12 周是胚胎发育的重要阶段,各器官的萌芽都在这阶段内分化发育,易受药物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致畸,例如,神经系统在受孕后 1~25天 ,心脏在 30~40天 ,四肢在 24~46天最敏感.因此,这个时期用药用药应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