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弱精症是指精子浓度或/和精子活率低于标准值。由于目前国内各实验室检测精液方法的差别和参考标准的不一致,导致少弱精症在诊断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虽然有些实验室已参照了WHO最新的第五版标准,但考虑到目前国内实验室检查现状,多数人仍建议采用WHO第四版的标准,即精子浓度<20×106/ml,总活率<70%,a<25%或a+b<50%。
确诊少弱精后要行专科检查,尽可能明确少弱精症的主要病因,一般检查包括:
(1)激素水平检查:不育患者比普通人更容易出现内分泌异常,但是这类患者比较罕见。当精液指标存在异常时,我们需要进行的激素检查仅仅局限于促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T)这三种激素水平的检测。鉴别是由梗阻还是非梗阻因素引起的无精子症或极度OAT综合症是十分必要的。反映梗阻的合理的预测值标准是FSH正常伴双侧睾丸体积正常,否则表明是非梗阻因素;然而仍然有约29%的FSH水平正常的男性有精子发生障碍,即有非梗阻因素存在。对不明原因的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低下患者,进一步的检查还应该包括垂体的MRI/CT检查。
(2)微生物学检查:微生物学评价的适应症是合并有:尿液异常,尿路感染,男性附属性腺感染及性传播疾病。尽管精液标本里面白细胞的临床意义至今还不确定。然而结合射精量少,可能原因是由于前列腺或精囊的慢性炎症导致射精管道不完全梗阻。生殖道感染可以引起具有精子毒性的氧自由基的产生。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也可以引起生殖道的梗阻。虽然抗生素治疗男性附属性腺感染可以改善精子质量,但并不一定能改善怀孕率。
(3)遗传学评价:有相当数量的男性生育异常,以前常被当成特发性男性不育,事实上有遗传学的缘由。通过采集广泛的家族史和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以检测出许多这样的患者,这不仅可以做出诊断而且可以做出恰当的遗传学咨询,尤其是后者。随着ICSI(精子卵细胞浆内注射)的出现,遗传学检测与咨询变得很重要,因为生育异常和可能相关的遗传学缺陷可以遗传给后代。染色体异常在极度的OAT综合征和无精症患者中非常常见,最常见的性染色体异常是Klinefelter 综合症(克氏征),表现为47XXY,约占无精症患者的10%。克氏征的特征是高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低下。克氏征患者的两个睾丸都很小,病理表现为生精小管硬化症。在约60%的患者中,睾酮水平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因此需要雄激素来补充。对于那些要行精子卵细胞浆内注射的极度OAT综合症患者建议进行核型分析。
(4)超声检查:超声已成为发现阴囊内病变的主要检查手段。阴囊彩超多普勒检查可以检查出30%的不育患者有精索静脉曲张。0.5%的不育患者有睾丸肿瘤,2-5%的不育患者,特别是合并有隐睾病史的不育患者,有睾丸微钙化(潜在的癌前病变)。经直肠超声检查可以排除那些由于前列腺中线囊肿或射精管狭窄引起射精管阻塞,从而造成射精量少(<1.5ml)的不育患者。
(5)睾丸活检:行诊断性睾丸活检术的适应证是睾丸体积及血清FSH水平正常的无精症或极度的少弱畸形精子综合症患者。活检的目的就是区分睾丸功能不足还是男性生殖道梗阻。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行睾丸活检术的目的是作为一种治疗的手段,仅在ICSI获取精子时进行。通过睾丸活检术获取的包含有足够精子的睾丸组织应当冷冻保存以备ICSI使用。
(6)其他:有些生活习惯也可能导致精液质量下降,如:嗜烟、酗酒、代谢性类固醇的应用、过度运动(耐力训练、过度的力量训练)、穿保温内裤导致阴囊内温度过高、桑拿浴或热浴盆的使用或从事高热暴露的职业、服用影响精子质量药物等,这些因素都可以导致精液质量的下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改变调整,从而改善精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