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得好 两餐之间可加少量水果

2015-09-18 成人疾病 487人浏览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当胰腺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者身体不能有效利用产生的胰岛素时,就会出现糖尿病。王述进告诉现场的读者,糖尿病分为4种类型:1型糖尿病的特征是胰岛素缺乏,青少年最为多见,发病急,症状明显,口服药物治疗无效,需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则是因为人体不能有效利用胰岛素引起,肥胖、缺乏运动往往与此类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成年人最为多见;妊娠糖尿病则是指在妊娠期间初次发现的高血糖,多数在分娩后可恢复正常;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糖尿病,比如继发于胰腺炎、药物导致的糖尿病。


王述进表示,胰岛素是身体中重要的合成性激素,当胰腺不能产生或身体不能利用胰岛素时,人们摄入的糖分就不能得到有效利用,从而导致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常常会感到口渴、饥饿,所以会出现多饮、多食的表现。尽管如此,患者身体不能有效吸收利用葡萄糖,引起蛋白质消耗,所以还是会出现消瘦。此外,糖尿病患者还会出现浑身无力、视力下降、手脚疼痛麻木等症状。严重患者可能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失明,以及并发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等导致死亡。据最新的流行病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人约3.71亿,我国糖尿病人口居全球第一,2型糖尿病人约1.139亿,比1980年翻了约17倍。且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逐年增加。


糖尿病人也会发生低血糖


高血糖是糖尿病人最头疼也是最常见的问题,但是有时候糖尿病人也会出现低血糖的症状。王述进表示,糖尿病患者在进行治疗时也有可能出现药物性低血糖,这是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最常见的原因。此外,部分患者在患病初期,由于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可在餐后4-5小时发生反应性低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学会自我识别低血糖,当感到头晕、心慌、出汗、四肢冰凉、饥饿感时,应及时补充糖分,以避免发生身体损害。通常情况下,出现低血糖时吃几粒糖果就能缓解症状,但很多患者没有这个意识,当出现严重低血糖时患者可能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糖尿病的有效控制靠的是综合性管理,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药物治疗、自我监测和健康教育五个方面。普及糖尿病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使患者具有正确的认识,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对病情的预防控制,对治疗方式的认同配合,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很多患者认为,水果含糖分多,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王述进表示,“其实这种观点不正确,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总原则是,确定合理的总热量,平衡膳食,维持体重,如果患者血糖控制得好,可在两餐间加少量水果,水果最好选择一些低糖的,比如苹果、梨、桃子等。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这些营养对糖尿病患者也是有好处的。建议选择不易使血糖升高的水果,如桂圆、香蕉、火龙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