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腹泻、中耳炎是小儿常见的三种疾病。小儿高烧是家长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特别是换季。冬天很快就要来临,健康卫视记者在乌兰察布市各医院和社区医院看到很多儿童患病,且大多数伴有高烧问题,而且天气忽冷忽热很容易感冒引起高烧,因此发现小儿发热怎么办?能否在合理的温度内自己采取物理降温?饮食上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小儿发热怎么办?
发热是指体温升高超过1天中正常体温波动的上限,通常以肛门测温法为标准。发热分为低热(37.3—38 ℃)、中等度热(38.1—39 ℃)、高热(39.1—41 ℃)和超高热(41 ℃以上)。
发热在增强免疫功能,加强对病原杀灭作用的同时,过高的体温还会使机体出现寒颤、抑制消化酶的产生等。
物理降温既简单又重要
1、头部冷温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2、头部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丰满,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小儿发热时的饮食
发热可以让宝宝各种营养素的代谢增加,氧消耗性增加,因此注意给孩子补充营养素是对的。但是通过给宝宝高蛋白饮食补充营养的做法却是错误的。
高烧使消化酶的活性降低,影响孩子的消化功能,此时吃高蛋白的食物,不仅不能吸收,反而会引起消化不良、呕吐或腹泻,加重身体的缺水。
这时应给孩子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稀粥、稀释的配方奶、菜汤、果汁、鸡蛋羹等。
发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家长在宝宝发烧时应给其充足的水分,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增加尿量,可促进内毒素排出,促进体温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