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妈妈都看过宝宝各月龄的动作发育指标,再对照自己的宝宝实际情况,常常会有一些担忧和疑问,比如:宝宝七个多月还不会坐,是不是大动作发育迟缓?
网上流传的宝宝发育口诀:
大运动发育口诀:二(月龄)抬、四翻、六坐、八爬、十站、周岁走、二岁跑、三岁独足跳。
精细运动发育口诀:三玩手、五抓手、七换手、九对指、一岁乱画、二岁折纸、三岁搭桥。
个人-社会认知能力发育口诀:二笑、六认生、九做再见,一岁示需要、二岁做游戏、三岁会穿衣。
用婴儿月份衡量宝宝的发育情况,看似有道理,有时也不科学。
下面是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宝宝六大动作发育标准时间:
独坐,sitting without support 4-9month
扶站,standing with assistance 5-11month
爬行,hands and knees crawling. 5-13month
扶着走, walking with assistance 6-14month
独站,standing alone 7-17month
独立走,walking alone 8-18month
崔玉涛医生说:发育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若宝宝趴的晚,会引发抬头晚;翻身晚;当然会坐就晚。建议家长不要与同龄孩子比发育,应考虑运动发育是从趴-翻身-爬/坐-扶站-独站-扶走-独走到跑的过程,很难过某个过程发育。婴儿越早趴着,越利于运动功能发育。
哪些原因导致宝宝运动发育迟缓?
1、疾病
如先天性的脑发育不全、肌肉疾病、脊髓疾病、周围神经疾病都可影响动作的发育。如果满3个月时双手手指不能松开取物;满4个月时尚不能俯卧抬头;满8个月时尚不能独坐很稳,在排除了平时缺乏训练因素之后,要考虑疾病因素。有的家长认为动作发育落后与缺钙有关,其实只有极为严重的佝偻病情况下可以出现这种现象,而一般的佝偻病婴儿动作的发育并无明显的落后。
2、训练
动作的发育与平时的训练有关,整天把婴儿抱在手中,能抬头的月份就会延迟。但是训练要“按部就班”,就是要按照发育的顺序,过分提前月龄训练可造成骨骼的畸形,例如坐得太早会造成脊柱后突,站立太早会出现“O”型腿或“X”型腿。
3、营养
脑与肌肉的发育与营养有关,营养不良的孩子,尤其严重的营养不良会影响脑的发育,肌肉无力。
宝宝运动发育迟缓怎么办?
运动发育迟缓是一种比较轻的疾病,只要早期积极干预训练问题都不大。但如果把一些中枢神经疾病误认为此病的话那就严重了。所以判定宝宝是不是患有运动发育迟缓,必须经过专科医师的诊断。作为家长平时要多学习一些正常小儿发育知识,作为自己宝宝发育的对照。如果发现有比正常发育龄晚3个月以上(如5个月还不会抬头,9个月还坐不稳,13个月还不能独自站立,18个月还不能独自走路)时需要及时就诊儿童康复科,以排除比运动发育迟缓更麻烦的疾病。
对除运动发育迟缓外的其他表现,如出现身体发软或发硬、反应迟钝、头围异常、体重增加不良、哺乳无力、不笑、4个月后手持续握拳、身体扭曲、头不稳定、斜视、不能伸手抓物、注视手等表现,更应引起家长重视,积极到儿童康复科室进行评估诊断,以免耽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