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宝贝挑食,很多食物不愿意接受,容易导致便秘、营养不良等问题。
形成原因:辅食的构成单一,造成宝贝味觉适应程度低。有些家长在给宝贝制作辅食的时候,长期只选择几种食物,最后导致宝贝的味觉适应能力很差,对很多没有尝过的食物都表示抗拒。比如水果吃的过早过多,蔬菜尤其是带有一些味道的蔬菜如芹菜、胡萝卜、韭菜、苦瓜等没及时接触,导致宝贝日后只爱只吃甜味和自己熟悉味道的食物。
对策:在辅食添加期要尽可能的给宝贝品尝各种各样食物的味道,这样宝贝以后才能接受丰富多彩的食物种类。
2、宝贝只喜欢喝粥吃面条,对固体食物兴趣不大,不爱吃叶菜、不爱吃肉、不会啃骨头等,咀嚼和吞咽能力很差,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形成原因:辅食添加期食物性状没及时转变,宝贝咀嚼和吞咽能力无法提高。有些家长总担心宝贝牙齿没长齐无法咀嚼,一直给宝贝糊状的食物,最终导致日后宝贝拒绝需要咀嚼的食物。
对策:辅食添加应根据宝贝的月龄和咀嚼能力,逐步改变食物的性状,从稀到稠,从细到粗,再慢慢过渡到颗粒状、块状等,逐步锻炼宝贝的咀嚼和吞咽能力。
3、宝贝只喝果汁和甜味饮料,不喝白开水,容易导致肥胖、龋齿等问题。
形成原因:过早给予果汁或甜味的水,导致宝贝拒绝白开水。添加辅食以后,宝贝需要经常喝水,有些家长为了让宝贝多喝水,给宝贝准备的是添加了果汁或糖的水,长期以往,对于没有味道的白开水宝贝自然不接受了。
对策:坚信白开水是宝贝最好的饮料,在给宝贝补水的时候,始终坚持用白开水,可以少量多次的让宝贝饮用,用奶瓶或者小勺子喂养均可。
4、宝贝喜欢吃外卖食物,或者牛肉干、肉脯等零食,对自家饭菜没有兴趣,容易伤害宝贝肝、肾,为多种慢性疾病埋下伏笔。
形成原因:过早添加盐等调味料导致宝贝重口味。有些家长觉得“没有味道的食物不好吃”或担心宝贝缺钠,过早的在宝贝的辅食里添加盐或酱油,甚至把成人的食物和零食拿给宝贝吃。其实天然食物里含有足够的钠供宝贝需要,而且宝贝的味觉在没有经过重口味的刺激前,是能够适应天然食物的味道的,过早的添加盐分只会增加宝贝的肾脏负担。
对策:1岁之内宝贝的食物不要加盐,酱油等调味品。同样,糖也不必添加,宝贝天生喜欢甜味食物,过早接触后也会影响宝贝对其他食物的适应程度。
5、宝贝只吃主食或者只吃肉、菜等,饮食结构单一,后果就是能量超标或不足、营养不良并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
形成原因:辅食添加期没有构建均衡的膳食结构。有些家长认为宝贝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只要吃饱就好。宝贝长期固定吃爱吃某些食物,导致日后正常饮食时,也只偏向这些如肉类、菜类或者白米饭白粥等食物。
对策:在辅食添加期就要构建科学、完善的膳食结构。即使是一碗粥、一碗面也尽量主食、蔬菜和肉类搭配齐全。宝贝能吃米饭以后更要注意各类食物都要提供,鼓励宝贝均衡摄入,建议主食占比50%、蔬菜占比30%、肉类占比20%左右。
6、宝贝不愿意自己动手或吃饭像打仗,一顿接近一小时。
形成原因:辅食添加期没有给宝贝足够的机会自己动手抓取食物,家长总担心弄脏食物、衣服、地板等。宝贝一直处于张嘴等喂的状态,即使长大以后也不愿意自己动手或没有能力自己动手吃饭。家长为了多喂几口,吃饭的时候给宝贝看电视、听歌曲、玩玩具或追着宝贝边跑边喂,宝贝没有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宝贝边吃边玩,还容易感觉不到饥饱,在不知不觉中吃下过多的食物而造成积食。
对策:在宝贝九、十个月左右,开始鼓励宝贝自己抓取食物,既可以锻炼宝贝的口眼协调能力,也能培养宝贝对食物的兴趣和自己吃饭的习惯。给宝贝一个餐椅,吃饭的时候安静和大人一起进餐,不要边吃边玩,吃饱以后离开座椅,并且不再给与任何食物。要知道: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比一餐多吃几口更加重要。
以上是我总结的一些辅食添加期的注意事项和对策,希望家长们多多重视宝贝的辅食添加期。科学、合理的添加辅食是日后宝贝健康饮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