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千字文

2012-11-28 亲子百科 318人浏览

千字文,即由一千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南朝梁武帝时期(502 —549 年),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奉皇命从王羲之书法中选取1000个字,编纂成文,是为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千字文》.文中1000字本来不得有所重复,但周兴嗣在编纂文章时,却重复了一个“洁”字(洁、絜为同义异体字).因此,此篇《千字文》实际只运用了999字.继周兴嗣版千字文之后,还相继出现了《续千字文》、《叙古千字文》、《新千字文》等不同版本的千字文.

《千字文》为南朝周兴嗣撰,它的撰作,相传还有一段故事;原来是当年梁武帝令殷铁石在王羲之书写的碑文中拓下不重复的一千个字,供皇子们学书用的.但由于字字孤立,互不联属,所以他又召来周兴嗣嘱道:“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周兴嗣只用了一个晚上就编好进呈武帝.这便是传至今日的

智永草书千字文两种(39张)《千字文》.周兴嗣的《千字文》精思巧构,知识丰瞻,音韵谐美,宜蒙童记诵,故成为千百年蒙学教科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