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

在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覆盖于子宫体腔面,如因某种因素,使子宫内膜在身体其他部位生长,即可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这种异位的内膜在组织学上不但有内膜的腺体,且有内膜间质围绕.在功能上随雌激素水平而有明显变化,即随月经周期而变化,但仅有部分受孕激素影响,能产生少量“月经”而引起种种临床现象.

内膜异位症可能出现在身体哪些部位

多数位于卵巢、宫骶韧带、子宫下部后壁浆膜层以及直肠陷凹、乙状结肠的腹膜层和阴道直肠膈.其中以侵犯卵巢者最常见,约占80%.也可见于宫颈,会阴侧切,或腹壁手术切口等处.脐、肺及四肢等均可发病,但很罕见.该病在形态学上属良性,但它具有播散、种植、侵袭或转移等类似恶性肿瘤的行为.病变范围的大小可以相差悬殊,临床症状往往与病变程度不平行.

估计可能5%—10%的妇女患有此病症,资料显示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在95年美国儿童健康及人类发展学院的召开的会议上,公认此疾病的发生率是10%,其中30%—40%有疼痛的病证.亚洲人比欧洲人要多,92年的医学报告中指出,患者之中亚洲妇女占了51%,而欧洲妇女只有22%,在不孕妇女中30%—40%的人患上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并不是一个新发现的疾病,据有关报道古老的埃及和中国的文献都曾记载过这种病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

子宫内膜异位症早期无特殊症状,这也是这种疾病不容易诊断的原因.

根据美国子宫内膜异位协会的调查,90%的患病妇女有痛经,10%的病人有性交疼痛或不适,如果子宫内膜异位症侵入了直肠,阴道或骶骨部位,在经前或经期中,会发生便秘或排便时疼痛.严重疼痛的情形往往和盆腔炎很相似.

根据调查,有一半的患者,性交时疼痛,特别是那些因疾病引起的粘连,固定了子宫的位置,因此在行房事时会产生疼痛.如有在性交疼痛严重者也可采取在上的姿势,这个姿势会减轻疼痛,因为它可以避免阴茎过度的插入时伤害到那些附有子宫内膜的组织.

患子宫内膜异位症也不一定会造成不孕,它是由很多因素而造成的.其中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卵巢与输卵管跟周围的组织产生粘连,使输卵管无法蠕动而使卵子无法进入输卵管而失去受孕的机会.如早期发现病变只局限一侧卵巢,盆腔周围的组织无侵犯,如及时治疗也能受孕.

据调查有58%的患者有不正常的出血现象经前可以会有出血及月经过量的情况发生,这种情况可能子宫内膜异位造成急性卵巢破裂,它的临床症状像是子宫外孕或者像兰尾破裂那样剧痛.

子宫内膜异位症原因

现代医学研究对此病有以下五方面的说法:

子宫内膜种植学说:Sampson最早提出月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随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腹腔,种植于卵巢和邻近的盆腔腹膜,并继发生长和蔓延,发展成子宫内膜异位症.有生殖道畸形或梗阻的妇女常并发子宫内膜异位症,说明经血逆流可致子宫内膜种植.腹壁刀口子宫内膜异位或分娩后会阴伤口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手术者将子宫内膜带至切口造成医源性种植.

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在盆腔静脉或淋巴结中发现子宫内膜组织存在支持该论点.并认为远离盆腔部位的器官如肺、手、大腿的皮肤和肌肉发生的子宫内膜异位可能是淋巴或静脉播散的结果.

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卵巢的生发上皮、盆腔腹膜、胸膜均起源于体腔上皮淋巴及静脉播散,反复受经血、激素或慢性炎症的刺激可以化生为子宫内膜样组织,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

免疫学说:有人认为在妇女免疫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月经期经输卵管流入腹腔的内膜细胞为主的局部免疫系统所杀灭,若局部免疫功能不足或逆流腹腔内的内膜细胞数量过多时,免疫细胞不足以将杀灭,即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也有报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有红斑狼疮或其它自身免疫疾病史者为无该病患者的两倍.从实验结果表明,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lgG及抗子宫内膜自身抗体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其子宫内膜中的lgG及补体C3沉积率亦高于正常妇女,故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既可有体液免疫,即B细胞应答反应增强,亦可有细胞免疫,即T细胞免疫功能不足.上述免疫功能的异常是内膜异位的原因,还是内膜异位的结果仍有待确定.

遗传因素:Simpson提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一级亲代(女性)中患有同病者,明显高于对照组,然而并未有发现与该病相关的特异性HLA抗原存在.

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西医治疗方法有手术和药物两种:

一是药物治疗,主要是口服激素,即假孕和假绝经疗法,就是人为的造成闭经和绝经,这会带来很多的副作用,引起肝肾功能的损伤,另外,一旦停了药以后,复发率很高,而且停了药还会反弹,所谓反弹,就拿痛经来说,吃药以前痛经,停了药以后反而痛得更厉害,而卵巢囊肿反而生长的速度比用药以前还要快。

二是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半根治治疗和根治治疗,保守治疗是保留生育功能,只把子宫内膜异位的病灶结节切除掉,恢复它正常的解剖生理功能,使患者能够怀孕,半根治手术治疗就是切除子宫、一侧卵巢和全部的盆腔内的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但也是又复发率的,根治性手术是切除子宫、双侧卵巢但会造成更年期综合症,严重的影响女性朋友的生活质量.

苗医特色疗法

【方剂名称】温宫内异汤

【性状规格】饮片,240g/付.

【成份】香附、柴胡、桃仁、血风、续断、乌药、茯苓等多味苗疆野生药材.

【功能主治】主治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方剂特色】本方秉承中医标本兼治之原则,深入病灶治疗,一方面行气活血以散瘀,使气机顺,血流通畅而祛除经痛;另一方面滋养肝肾,健脾培中,使肝脾肾健强而气血充盈,冲任得固,胞宫得养,月水有调而彻治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复发.

建议用中医的辨证施治方法,中医消异化膜膏治疗原则是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肿止痛,总的原则来讲,是通过用中药,使异位的包块要逐渐的液化.缩孝吸收,临床症状会随着异位包块的缩小而减轻,或者全部消失.

三是3D孕育微环境疗法[1]的研发理论认为,任何孕育器官的病变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子宫内膜异位的发生肯定受到了一系列的后续环节和微环境影响,子宫肌层情况、子宫腔内的激素水平、子宫腔内的酸碱度、子宫内膜的容受性等等.如果仅仅是消除病灶,而其中关联的因素一个没有达到正常水平,就会使得怀孕失败甚至导致子宫内膜异位在此发生甚至出现严重的肿瘤.

治疗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切断子宫内膜基底营养源供应抑制子宫内膜细胞再生

2.定点冷啄技术,无痛消除子异位内膜,彻底杜绝粘连

3.修复受损子宫、卵巢构建孕育宏观环境

4.调节内分泌水平重塑孕育微观环境

子宫异位症体征

1、不孕:约有50%左右内异症患者伴有不孕,在不明原因不孕患者中,约30-40%患内异症.内异症患有不孕,常因病变造成盆腔肿块、粘连、输卵管堵塞卵泡发育不好或排卵障碍等因素引起;而一旦怀孕则异位内膜受到抑制而萎缩,对内异症起到很好的治疗,习惯性流产病例中有部分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

2、痛经:内异症的临床特征为渐进性痛经,是常见而突出的特征,多为继发性,即自发生内膜异位开始,患者诉说以往月经来潮时并无疼痛,而从某一个时期开始出现痛经,可发生在月经前、月经时及月经后.有的痛经较重难忍,需要卧床休息或用药止痛,甚至痛得“滚炕”或撞头,疼痛常随着月经周期而加重,月经结束而消失,但国内报道有21%约无痛经.

3、周期性直肠刺激症状:进行性加剧的周期性直肠刺激症状罕见于其他妇科疾病,是诊断本症最有价值的症侯.直肠、肛门、外阴部坠胀、坠痛、里急后重感和大便次数增多.当病变逐渐加重时,症状日趋明显,而经后症状消失.

4、月经不调:内异症患者常有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等现象,说明患者有卵巢功能障碍表现.月经不调可作诊断参考,但在鉴别诊断中并无价值.

5、性交痛:当存在于阴道穹窿部异位子宫内膜结节、直肠凹陷结节或粘连,或卵巢粘连在盆底时,均可产生性交痛.阔韧带后叶病灶纤维化增生及收缩明显时,可以外源性压迫输尿管,使其狭窄阻塞,亦可能出现泌尿系统症状,严重的可发生输尿管积水或肾盂积水.

6、周期性膀胱刺激症状:当内异症病变累及膀胱腹膜反褶或侵犯膀胱肌层时,会同时出现经期尿急、尿频等症状.若病变侵犯膀胱粘膜(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则有周期性血尿和疼痛.

7、经期或行经前后的急腹症:一般为卵巢子宫内膜囊肿,有穿破的特点,多数患者因卵巢囊肿扭转或宫外孕而急诊手术.若不手术而好转时,盆腔粘连加重,今后还会反复破裂发生急腹症.

8、周期性下腹不适:本症状的出现率高于痛经,无痛经的内异症患者常存在于本症状.出现于轻症患者,或某些病变虽较重但由于痛阈的个性差异或其他原因,不产生痛经症状而仅有经期腰酸、下腹坠胀不适感.

9、腹壁疤痕及脐部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则出现周期性局部肿块及疼痛.

10、内在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往往子宫胀大,但很少超过3个月妊娠.如为后位子宫,往往粘连固定.

11、在子宫直肠窝、子宫骶韧带或宫颈后壁常可触及1-2个或更多硬性小结节,如绿豆或黄豆大小,多有明显的触痛,肛诊更为明显,这点很重要.卵巢囊肿可长至拳大,由于常有囊肿内容物外溢和异位内膜出血,盆腔脏器粘连加重成冰冻盆腔状,即是所谓广泛内异症.病变程度轻重不同时体征差别很大.

12、B超声象图:B超显象是目前辅助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方法,主要用以观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其声象图的特征为:

囊性肿块,边界清晰或不清.如囊肿周围粘连重,则边界不清;如囊肿与子宫或周围组织粘连少,则边界清晰.囊肿多为中等大小,囊肿内可见颗粒状细小回声,是囊液粘稠表现.有时因陈旧性血块浓缩机化而出现较密集的粗光点图象,呈混合性肿块状.

肿块常位于子宫后侧,可见囊肿子宫伴随症.

囊肿自发破裂时,声象图示后凹陷,囊肿较前缩小.

腹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标准,通过腹腔镜可直接窥视盆腔,见到异位病灶即可明确诊断,且可进行临床分期,以决定治疗方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