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育不能光看身高体重

2015-05-07 生长发育 386人浏览
经常有读者问:“宝宝太瘦小了,身高、体重值在发育标准下限。有什么办法能让宝宝追上同龄人吗?”

焦急的家长们一心想把孩子养胖点,生怕小时候个子娇小将来也长不高,输在起跑线上。可是,成人也有高矮胖瘦,为何不容许宝宝的体型也各有不同呢。评估宝宝发育,不能简单地只盯着一个时间点,更不能只看身高体重值。如果宝宝一直都是苗条身材,家长们不必过于担心;若是高壮的宝宝连续几个月身高体重都滞留不前,就需要弄清楚原因了。

高白胖一定好?

孩子不用分“高富帅”和“白富美”,但在体型上,会有高白胖和矮瘦小的区别。

于是,这样的场景不时上演:“你家宝宝吃什么呀,怎么长得这么好?”、“是不是我的母乳质量不好,我女儿怎么这么轻?”……白嫩嫩、肉嘟嘟的娃娃总是引起其他家长的各种艳羡,而高白胖的家长也是暗爽在心。

身高体重是孩子发育的重要指标,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育节奏。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宝宝,体型会相对匀称。《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特别提出一种“香蕉体型”的宝宝,身高在平均值以上,体重在平均值偏下。这种类型的孩子成年后身材也更为标准,不容易受肥胖和其他疾病的困扰。

所以家长不要只眼巴巴地盯着某个时间点的数值,而是要整体评估孩子的生长发育曲线:如果身高体重一直在正常范围内,并且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即使指标在下限值上下“徘徊”也没有关系,家长不用过分焦虑。但是,如果一个女宝宝 8个月身高就达到75cm,体重10kg,一直到周岁都停留在这个水平,那就算还是“高壮”派,但她的发育已经明显出现平台期了,家长要和医生一起寻找原因,让孩子重新回到正常发育轨道。

如果家长们要求宝宝从小连发育指标都争第一名,那宝宝得有多累啊。要知道,“先胖不是胖,后胖压倒坑”,幼年时的身高体重不能代表成年后的水平,生长发育还受到遗传因素、营养条件等多方面的影响。

不同月龄发育要点

除了用身高、体重这两个基本值来衡量宝宝的发育水平外,不同月龄的孩子各有关注重点。欧美国家一般建议孩子在满月、2个月、4 个月、6 个月、9 个月、1 岁、1.5 岁时做一次系统儿保,两岁以后一年一次儿保就可以。如果宝宝身高体重发育平稳,不妨来对照下面的不同时期发育要点:

1 个月:制定个人疫苗接种计划

满月时的儿保,主要关注的是新生儿期潜在或从围产期延伸过来的疾病。比如生产过程中出现过宫内窒息的宝宝,此时要评估生长发育功能;黄疸反复的宝宝,需要评估是否会对肝胆功能造成影响;早产儿预防牛奶过敏,平衡营养素并补充铁和维生素D;足月宝宝开始添加多种维生素等。

这时候还要给宝宝制定个人疫苗接种计划,比如母亲是“大三阳”的宝宝要接种四次乙肝疫苗等。

2 个月:学习应对疾病和生理小现象

两个月的儿保内容和满月时差不多,因此足月顺产、喂养情况比较平稳的宝宝,可以在两个月的时候再做首次儿保。

这时候家长们要学习如何护理宝宝的生殖器,比如有些女宝宝因为激素问题出现的阴道流血、男宝宝包皮过长等问题。了解哭闹如何鉴别,鹅口疮、溢奶等常见问题如何处理也是此时的护理重点。

医生们这时候会教导妈妈如何进行和坚持母乳喂养,混合喂养的注意事项;同时告诉家长如何应对2-4个月中宝宝常见现象。

4个月:预防食物过敏

4个月儿保的重点是评价宝宝生长发育和喂哺状况,多种维生素补充是否平衡,以及疫苗接种是否按时进行。家长们可以学习认识不同的儿童营养品,如配方奶粉、维生素和 DHA等。切记盲目补充维生素 AD制剂,这样会导致孩子缺锌、便秘、消化不良等问题,维生素A过量还可能导致孩子长不高。

不少孩子在4个月左右出现厌奶的现象,虽然添加辅食并不是对付厌奶的好办法,但部分宝宝从此开始尝试辅食了,因此预防食物过敏非常重要。1 岁以下的宝宝食物过敏判断,不依靠过敏原测试的方法,国际公认的标准就是最简单的食物回避,因此逐步单一添加辅食是家长此时需要学习的重点。

这个时期宝宝常见的问题还有:肠痉挛、生理性腹泻、厌奶、枕秃、体重不增以及食物过敏相关的湿疹等。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孩子头颈部汗腺先发育,又长期躺着,部分宝宝会把头发蹭掉,因此枕秃不一定是缺钙的表现。

6个月:添加辅食

在喂养方面,6个月的宝宝要正儿八经地添加辅食了。这可是一项大工程,家长们一定不要急于求成,而是要根据宝宝的接受情况有规律地添加,并及时排查过敏原。此外,还可以适当地训练宝宝不喝夜奶。

这个时候可以对宝宝进行运动发育指导,比如鼓励宝宝爬行,培养爬行意识。爬行可以促进宝宝感统协调。但反过来说,目前没有任何研究可以证明感统失调与小时候缺少爬行有直接关系,所以如果宝宝不愿意爬,就等一等吧。

6个月的宝宝已经很有主见啦,所以评估孩子发育状况时,要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来判断发育是否正常。特别要注意的是宝宝眼睛的发育情况,看他是否通过目光能与外界进行交流。

9个月:关注行为发育

9个月在喂养方面的关注重点依然是辅食的添加。有些宝宝可能在此时还会有厌奶症状,就需要评估是否对发育造成影响,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吃辅食了就可以忽略奶制品,一岁内的宝宝还是以奶为主。而有些宝宝则出现抗拒辅食的情况,家长可以跟医生讨论一下是否是喂养方式的问题,也许换个勺子宝宝会胃口大开呢。

宝宝心理健康评估从9个月就要开始,欧美国家从此时开始筛查自闭症,因为更早前宝宝还无法跟外界进行交流。最新医学观点认为,2 岁以前是大脑塑形期,如果有自闭倾向,提前干预会有非常良好的效果。2 岁以后再干预的效果则大打折扣。家庭自测孩子是否自闭的信号,是看宝宝能否和家人有眼神交流。

1岁:如何预防疾病

宝宝1岁以后,更要偏向对行为发育的关注。这时开始宝宝会出现多个敏感期,良好的引导将有助于孩子一生的发展。

在生理方面,1岁后的孩子因为接触范围更多更广,所以比婴儿期更容易感染疾病。这时候,家长需要学习如何预防疾病,并了解发热、腹泻、疫苗反应、长期咳嗽等问题的应对方法。

1.5 岁:排尿训练

宝宝脱离尿布,学会自己用马桶,可是家庭里一件大事。建议从15-18个月起对宝宝进行大小便前告知旁人的训练。当然,如果宝宝不愿意,家长们大可等一等。

2岁:观测儿童性早熟

性早熟是现在儿童一大健康隐患。因此到孩子两岁时,观测的重点就是评估生长发育和喂养情况,排查性早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