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要做听力筛查

2015-07-02 体格检查 320人浏览
听力损失(亦称听损伤,或听力下降,或听力障碍)属于常见的出生缺陷,国外报道先天性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为1~3/1000,我国1987年和1996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听力障碍位于五项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之首。2002年全国爱耳日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有听力言语残疾人口约2057万,其中7岁以下儿童约80万。按新生儿平均年出生2000万计算,我国每年将新增加听力障碍新生儿2万~4万名。

新生儿听力筛查亟待推广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出生缺陷高发的状况,我国政府于2002年2月制定了《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2002-2010)》。为了配合这个行动计划,在卫生部基层卫生和妇幼保健司的支持下,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国际GoldenBridge于2002年10月在北京共同举办了21世纪中美妇幼保健与遗传学研讨会,会上重点讨论了如何开展产前诊断以及新生儿筛查的问题,提出了在我国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议题。我国目前已开展的新生儿筛查项目有苯丙酮尿症(PKU)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H)。据我国实验室430万新生儿筛查统计资料表明,苯丙酮尿症的发病率为1/11307,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发病率为1/3203。先天性听力损失的发病率远远高于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因此,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

听力筛查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听力损失对儿童的不良影响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国、日本及其他欧洲国家率先开展了新生儿听力筛查(UNHS),即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亦即运用生理学检测的方法,对住院期间的所有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我国为何也要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呢?简单地说原因有二,其一:因为事实已经证明了听力损失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教育,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由于听力障碍会直接导致小儿言语、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的发育迟缓,对儿童的成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并给患儿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如果不进行听力筛查,50%以上的先天性听力损失儿童不能被早期发现。因此,普遍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早期发现听力损失,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对儿童造成的不良影响,这对于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提高综合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其二:目前已经具备较为先进和现代化的听力诊断技术和治疗、干预技术,能够对疑似听力损失的新生儿或婴幼儿进行明确的诊断,确诊后可以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及干预(包括语声放大、药物、手术、助听器、人工耳蜗植入和言语康复训练等)。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听到声音,学会说话,回归主流社会。

普及听力筛查需要家长和医生共同努力

过去没有听力筛查,听力损失的孩子大多是因为不会说话或说话吐字不清,才送到医院做听力检查。靠家长或老师发现孩子的听力异常,往往都在2岁以后。如果3岁以后才发现,即便是配戴了助听器,学习语言的效果也不理想。其原因是因为在儿童发育早期,脑-听神经具有可塑性,听觉-言语能力开发得越早,可塑性就越高。这个事实很早以前就已经被证实,如法国野生儿和印度野生儿姐妹十几岁被发现后,经过长时间的诸多训练也不能让其学会语言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此,听力损失的早期发现、早期接受治疗和干预,使听力损失儿童获得听说能力,可以说是一项预防性的社会化系统工程。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普及新生儿听力筛查,需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听力学、儿科、围产学科、妇幼保健学科等学科的医务工作者和应用基础科学工作者、工程科学工作者、教育学和其他社会工作者和广大家长的共同参与才可完成。

最后,愿所有关心儿童听力的人们都参与到这项伟大的社会工程中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