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防腐剂:碳酸饮料、果泥、果酱、糖渍水果、蜜饯、酱菜、酱油、食醋、果汁饮料、肉、鱼、蛋、禽类食品等,常用的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等。

着色剂:主要用于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类、配制酒、糕点上的彩装、糖果、山楂制品、腌制小菜、冰淇淋、果冻、巧克力、奶油、速溶咖啡等各类食品等。常使用的有: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焦糖色素等人工合成色素。像叶绿素铜钠盐等一些天然食用色素,主要是由植物组织中提取,但它们的色素含量及稳定?性一般不如人工合成的色素,另外还有天然等同色素。

甜味剂:是赋予食品以甜味的添加剂。常用的有:糖精钠(也就是人们习惯上称的糖精)、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麦芽糖醇、山梨糖醇、木糖醇等。使用甜味剂的食品有很多。像:饮料、酱菜、糕点、饼干、面包、雪糕、蜜饯、糖果、调味料、肉类罐头等几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都会加用不同种类的甜味剂。

香料:糖果与巧克力中一般有香精油、香精、粉体香料浸膏几种类型。每一种类型又有无数品种,如在糖果与巧克力中,按香型可分为果香型、果仁香型、乳香型、花香型、酒香型等不同品种。

膨松剂:是以粮食粉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在加工时(加热过程中)因产生气体而使组织成为均匀致密的多孔结构状态,而使食品疏松、松脆的一类食品添加剂。部分糖果和巧克力制品中,以及一些油炸制品、膨化食品、发酵面制品等。常用的膨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等。

酸度调节剂:具有增进食品质量的功能,更普遍用于各类食品中。相当一部分糖果与巧克力制品采用酸味剂来调节和改善香味效果,尤其是水果型的制品。常用的有:柠檬酸、酒石酸、乳酸、苹果酸。

抗氧化剂:是一种通过给食品中易氧化成分分子中脱氧基团以氢原子、阻止氧化连锁反应,或与其形成络合物,抑制氧化酶类的活性,从而防止和延缓食品表面被氧化变质的一类食品添加剂。

增稠剂:是一类亲水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稳定、乳化或悬浊状态作用,能形成凝胶或提高食品粘度,故亦称凝胶剂、胶凝剂或乳化稳定剂。

乳化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其分子通常具有亲水基(羟基)和亲油基(烷基),易在水和油界面形成吸附层,从而改变乳化体中各物相之间的表面活性,使之形成均匀的乳化体或分散体,故能改进食品的组织机构、口感、外观等。

面粉改良剂:提高面粉质量的一类添加剂,可以提高出品率,提高面粉精白度和筋力。

食品添加剂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

食品业内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的灵魂”,但有关食品添加剂的负面说法却总是不断冒出来刺激公众敏感的神经。这种截然相反的现状让消费者无形中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产生了担忧和误解。那么,食品添加剂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凡是不在《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名单中的物质都不是食品添加剂。

我国目前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000种左右,按功能分为23个类别,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防腐剂、膨松剂、香料(香精)、着色剂(色素)等,不太熟悉的比如加工助剂、营养强化剂等。其中香料种类最多,有1000多种,除香料以外大约300种左右。

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有部分原因是层出不穷的违法违规事件的曝光,尤其是违法添加物令食品添加剂背了不少黑锅。事实上,从没出现过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造成健康损害的案例。

合理使用:符合国标对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的要求,且符合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

何谓滥用:超出国标规定的使用范围(比如染色馒头里面的柠檬黄),或者超出国标规定的使用量(也就是常说的超标),或者违背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比如用香精腌渍鸭肉伪造牛羊肉),都属于滥用食品添加剂。

违法添加:如果加入的物质不在国标允许的范围内,就属于违法添加行为(例如苏丹红鸭蛋、塑化剂饮料、三聚氰胺奶粉),使用工业级产品也属于此类(例如工业明胶、工业柠檬酸、工业硫酸铜等)。

食品添加剂与非法添加物

现在人们闻食品添加剂色变,更多的原因是他们混淆了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的概念,如三聚氰胺牛奶和化学火锅等事件都是不良商人非法添加,才酿出事端,把一些非法添加物的罪名扣到食品添加剂的头上。

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在食品中,添加剂的剂量只要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就不会伤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使用非法添加物的大都是生产者,目的是使食品的色泽诱人,且降低生产的成本,使消费者从感官上认可,达到以次充好的效果。而非法添加物在我国食品安全中则是明令禁止的,它对人体的健康会有一定的影响。

食品添加剂是必需使用的吗?

食品添加剂的发展史伴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史,它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满足加工工艺的需要,一个是满足我们对口味或营养的需求。

使用食品添加剂一般出于以下几种目的:

1、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比如高钙饼干、高铁酱油里的营养强化剂;

2、作为某些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分,比如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使用的酸度调节剂碳酸钾、碳酸氢钾;

3、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比如食用油中的抗氧化剂;

4、改进食品感官特性,比如冰激凌中的乳化剂、增稠剂;

5、便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或者贮藏,比如果肉罐头里的防腐剂和充气包装中的氮气。

我们能在超市购买到各式各样的食品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食品添加剂。比如防腐剂,食品工业时代之前,人们只能就近购买食品,需要长途运输或长期保存的食物只能采用腌渍、烟熏、风干、发酵等手段。防腐剂的出现使得过去难以保存的食品可以实现长途运输,甚至足不出户就能品尝到世界各地的美味。以前食用油、麻花、坚果等食品经常会有哈喇味,现在这种情况就少多了,这是因为我们有了抗氧化剂。而甜味剂糖精、安赛蜜、阿斯巴甜等,它们的甜度比蔗糖高得多,不但可以降低食品成本,减少能量摄入,还能够满足糖尿病人对甜食的渴望。

网传十种添加剂会致癌?

最近,网上一则名为“购买食品时,若发现有以下10种食品添加剂,最好慎重选择”的微博被疯狂转发。

1.蔗糖聚酯:一种人造脂肪,被广泛用于炸薯条和甜品中。

2.焦糖色素:存在于可乐、咖啡等饮料以及调味酱、蛋糕中。

3.糖精:属于人工甜味剂,存在于饮料、果冻等食品中。

4.溴酸钾:在烘烤过程中,它可以帮助面包膨胀,也可作为增白剂用于面粉制作中。

5.BHA和BHT: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分别是抗氧化剂和防腐剂。

6.氢化植物油:广泛使用在面包、蛋糕、饼干、薯条及咖啡伴侣、奶昔中。

7.亚硫酸盐:一种能够保持食物光鲜如初的防腐剂,最多用于酒类行业中。

8.偶氮甲酰胺:食品制造中,多用作发泡剂,改善面团的弹性、韧性。

9.角叉菜胶:用于果冻、软糖、冰激凌和乳品中。

10.硫酸铵:用作食品添加剂时,多为面团调节剂。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这10种食品添加剂是否都“十恶不赦”?

专家:溴酸钾已被禁用 其他只要符合国标就没问题

某记者致电多位食品安全方面的专家得知,除了溴酸钾和氢化植物油外,其他8种添加剂都为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合法食品添加剂。而溴酸钾曾作为面粉处理剂用于面包烘焙,但已于2005年7月1日被国家卫生部全面禁止在面粉中使用。

业内人士:食品中或多或少都含有添加剂

据了解,网上流传的这10种食品添加剂,大多数是被用于烘焙食品。例如,溴酸钾、偶氮甲酰胺和硫酸铵分别作为增白剂、发泡剂和调节剂,用于改善面团弹性、韧性。而焦糖色素则存在于蛋糕、可乐、咖啡等饮料中调味。至于氢化植物油,则不属于食品添加剂,而是一种人工油脂。“门店里卖的面包都是现烤现做的,放两三天卖不掉都要扔掉,何必花力气往里面放添加剂呢?你们可以看商品标签,上面都写得很清楚。”齐先生说。在记者问到制作面包的材料中是否有添加剂时,齐先生表示,现在食品中或多或少都会含有添加剂,像防腐剂大都是脱氢乙酸钠,但这些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

专家:只要符合国标 大家可放心食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