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学弹琴

宝宝学弹琴的最佳年龄和意义

多人认为学琴的年龄越小越好,这可能是一种误解.据非正式统计在重大国际比赛中获奖者开始学琴的年龄是5~15岁左右,因为儿童的生长发育是先由大肌肉活动开始,再到小肌肉的细腻动作,而弹琴需要的是很具技巧性的小肌肉动作,需要相当的耐性,年龄太小的宝宝协调性稍差且坐不住,此时学琴无异于拔苗助长.因此,过早送宝宝去学钢琴、电子琴、小提琴等乐器是不适宜的.

当今的教育领域正处于百家争鸣的状态,各种早教模式及早教理念冲进人们的视野挑战传统观念.蒙氏教育、双语教学几乎成为幼儿园水平的衡量基准,而类似 “从零岁抓起”这样的概念也早已不是新鲜的话题,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更为复杂具体且实际的教育问题就接踵而来了,如何培养宝宝的特长、最初的定向、时机的选择、事前的准备等诸多问题,常常令毫无经验的年轻家长感到头痛.

宝宝的特长培养,有可能成就他日后的事业方向,也很可能成为令宝宝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日本雅马哈公司有一句很有名的广告词:“学音乐的孩子不学坏”,这句名言征服了无数父母的心,同时在不少父母的印象中,学钢琴是理解音乐、学习音乐学习的很好载体.

在教育家的眼中,“钢琴是一门高雅、上等的艺术”、“学钢琴可以陶冶艺术情操、提高文化修养”、“弹钢琴可以同时锻炼左右手、增进整个大脑发育,也能促进听觉、视觉、记忆、思维的发展以及培养宝宝坚强的毅力锻炼宝宝的性格”、“在练琴的过程中培养宝宝良好的处事习惯和锻炼其良好心理素质”等等如此多的优点以及钢琴令人无法抵挡的魅力,使得越来越多的家长将钢琴作为素质教育培养的基本课程.

宝宝学弹琴的误区

误区1:只重结果,忽视过程

学琴的父母只注重孩子学会了哪支曲子;学画的父母只注重孩子是否画了一幅完整的画;学珠心算的父母只注重孩子算得是否快;学跳舞的父母只注重孩子是否学会了跳支完整的舞……

只看重结果,无论是给孩子,还是给老师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其实教孩子,学习的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调动他们多个器官、多种感觉,培养多方面能力.比如学习弹琴,手眼耳的协调非常重要,耐性、毅力、战胜困难的能力决定着他是否能学习下来,而经过自身努力战胜困难后的成就感也使他心情愉悦.贯穿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这些品质,父母可能看不到,但却对孩子的未来影响深远.

再有,在学习过程中,一些基本功可能只是学习中的一个小节,比如跳舞,一个舞步要练好长时间,给父母的感觉是孩子几次课什么正经的也没学,但实际上,基本功的训练是为让孩子能完整跳下整个舞蹈而打下良好基础.基本功如果不扎实,学到一定程度可能就学不下去了.

误区2:周末上兴趣班如同赶场,没了亲子时间

有些父母不在乎花钱多少,在周末给孩子报了一个又一个兴趣班,英语、钢琴、舞蹈……孩子忙,父母也跟着一起忙.

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是离不开亲情的,与父母在一起,是使他们心理发展正常的基础,如果忽视幼儿心理以及亲情的交流,你会发现孩子变得不听话、爱发脾气等等.今后容易与子女在心理上产生隔阂,难以沟通.

一味地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容易使孩子疲劳、厌倦.今后他可能对什么都知道一点儿,但对哪个都不精.不如只选择一两项重点学,学会了再学其他项目.孩子如果在哪个项目上特别有潜力,就要多花时间重点培养.

误区3: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

有些父母小时候条件不好,没有条件实现理想,而有了孩子后,就把理想寄托在了孩子身上.比如一位父母,英语顶呱呱一直是他的梦想,他就让孩子从小上英语班学习英语,而成绩稍有不好就一通批评.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想法.他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如果大人把自己感兴趣的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担负起父母的愿望,那孩子的负担就太重了,孩子学习起来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此,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让他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对于感兴趣的事,孩子能学得又快又好.而父母自己的理想,还是自己努力去接近目标吧!

误区4:认为坐在教室里才是真正的学习,忽视生活中的教育

有些父母忽视自己的能力,认为只有带着孩子上这个班、那个班,让孩子规规矩矩地坐在小椅子上听老师讲课,才是真正的学习,对生活中的知识反而视而不见.

重视孩子的教育,无疑是最值得的投资,但不能一味地投资却忽视孩子的感受,既然是兴趣班,就一定要从兴趣出发,只要孩子有兴趣,就能自主学习,快乐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有意培养孩子学琴的方法

1.先观察孩子的兴趣.决定学琴之前,先带孩子找一个琴班旁听,期间要称赞已经学习弹琴的孩子,勾起自己孩子学习的欲望.

2.报读初级班.学习必须建立在兴趣之上才能事半功倍.如果旁听和实际操作孩子仍无兴趣即可放弃,如孩子显示出强烈的兴趣,则可以在幼儿园给他报一个短期初级琴班,由专业的老师进行教导.

3.购买琴.因为上课练习的时间很有限,报读初级班后,孩子若仍然有兴趣继续学习的,就需要购买一台琴在家巩固练习.琴要选购音色好的,有专门用于学习和考级的系列.如果经济紧张,二手琴也是不错的选择.杂牌虽然便宜,但音色无法与大品牌相比,形同玩具,建议不要用于学习.

4.和孩子一起学琴.如果家长本身会弹琴,就可以直接指导孩子练习,甚至可以进行四手联奏.但历史原因让大多数家长都不会弹琴,如果家长愿意花点时间向孩子学习,让孩子复述每天课堂的内容来“教”我们,就可以最大程度帮助他们回忆和复习所学的知识.当家长出错时,请孩子纠正错误,还可以让他们对自己更充满了信心.即便胡乱和孩子合奏,也能分享一分由音乐带来的亲子快乐.

琴是复杂的,练习是单调的,因此学习过程中更需要家长们对孩子的鼓励和关心.艺术细胞的培养,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勤奋和天赋,缺一不可.不要强求孩子成为弹奏高手,只要能让他达到自娱自乐,愉悦身心的效果,就足够了.

孩子学钢琴 家长要知八原则

学钢琴既可以提高修养、陶冶情操、促进孩子手眼协调和大脑发育,又有助于好习惯的养成、培养毅力锻炼性格,一举多得.然而,该不该将钢琴搬回家,确实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说它沉重,在于从孩子学钢琴那一刻起,就注定了父母要把自己和孩子“捆绑”在一起,除了有经济基础做后盾,还要搭进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耐心,没有韧性与执著是很难见到成效的.因此,在决定让孩子学钢琴之前,父母有一些原则一定要知道.

原则一:考察孩子 先天条件

如果孩子能以正确的姿势握住笔,说明孩子手的小肌肉能控制自如了,这就具备了学琴的最基本的条件了.同时,比较宽厚的手掌和较长的手指对学钢琴非常有利,这有助于孩子轻松自如地驾驭钢琴.

孩子对音乐的敏感也很重要,比如他是不是喜欢听音乐?当电视机、音响里播放出好听的乐曲时,是否能跟着音乐的节奏手舞足蹈?他的音乐记忆力如何,是不是能在听过之后清楚、准确地记住不忘?还有,就是具备敏锐的听觉,对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的微小差异,都有精细的辨别能力.

原则二:性格因素

学琴需要心静.相比之下,那些做事认真、有耐心、情绪平和、专注的孩子,更适合学琴,学习效果也更好.通常,孩子的注意力最短也要持续集中15分钟以上,才可以考虑学琴.

原则三:审视自身 足够的耐心和韧性

孩子学琴的成效和持续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耐心和韧性,父母能坚持、孩子才有可能坚持.所以,有让宝贝学琴的打算,父母就要有“持久战”的准备,保持平和的心态.

弹钢琴是一件比较辛苦的事情.有时克服了一个缺点,又冒出另一个缺点;新的缺点克服了,旧的缺点又犯了.为了一个音、一个指法,要反复练习多次,初学的孩子既难适应又觉得枯燥,出现情绪不稳定、焦躁、退缩、放弃等现象都是正常的,这时候爸爸妈妈要有能力说服自己、耐心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开导、引导他们,比如以讲故事的方式帮孩子稳定情绪、建立自信心、克服眼前的困难.

原则四:做孩子的同学

孩子年龄小,对老师的话领悟不到位,最好由爸爸或妈妈为主带孩子学琴,并和他成为“同学”,记下每一个要点,帮孩子理解、掌握老师的授课内容;回家后扮演老师的“助教”,每天做“陪练”,比如提示孩子:手指抬高、注意休止符、保持速度均匀……这都需要父母事先想到.在此过程中,还应引导孩子学习总结自己的练习情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每个星期,父母还应该拿出一点时间,全家一起听一首名曲,然后和孩子一起讨论从中听到什么,一起认识和理解名曲的内容,也可以一起玩音乐游戏;多听音乐会,听听名家们的演奏;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如果父母能把“陪练”和共同欣赏音乐的过程看作是亲子学习和沟通的过程,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就不难培养起来了.

原则五:鼓励优先

练琴是重复性的活动,单调、枯燥.当孩子练琴时,爸爸妈妈所承担的任务则是仔细聆听和适时赞美,绝不是挑毛病.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是必须坚持的原则.当孩子有弹得不准确、不细致的地方,最好别急急忙忙地中断曲子,而是在孩子弹完之后,用和缓的态度指出错误,请他修正.这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尊重,使之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状态、并学会尊重.

另外,父母不要攀比,孩子学琴的最终成功,取决于努力的程度和持之以恒,而不是眼前的成绩.鼓励是让孩子努力的最佳方法.

原则六:压力适度

弹琴本身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活动,有很强的技巧性——要识谱、搞准指法、手眼协调、左右手配合,有时还要加上脚踩踏板,即便是音乐天分很高的人,也不会在绝对轻松愉快中习得,非经持久地磨炼,难以掌握.因此,需要父母每天给孩子规定具体的任务,比如和孩子制定一个学习计划、规划出每天固定的练琴时间,并督促他们坚持,形成习惯;而在每天练习之前,确定当天的内容.由于孩子年龄小,注意力时间短,可根据其自身情况和知识掌握的程度,每天可分两次练习,每次15分钟、20分钟,逐渐延长.

原则七:不宜小于5岁

太小的孩子小肌肉、身体协调性的发育还不够完善,骨骼、关节还未发育成熟,注意力比较弱,过早练琴,有可能影响其手部骨关节、韧带生长发育,严重者还可能导致骨骼发育畸形.而5岁孩子的这些身体指标基本达标,认知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明显提高,对音乐也有了一定的分辨和理解能力.

原则八:起步更需要好老师

启蒙老师必须专业,否则,起步时“练歪了”,过后再请好老师修正,比从零开始付出的辛苦还要多.而且,还有可能扼杀孩子的音乐天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