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痢疾

痢疾是什么及其症状

痢疾是由痢疾杆菌所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主要以腹泻,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便次颇为主要特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为多见,中医认为本病多由湿热或疫毒所致.

婴幼儿患菌痢时,随体温升高,可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和烦躁,甚至惊厥,排便前每因腹痛而哭闹不安.痢疾症状常不典型,表现为肠功能紊乱,见消化不良性大便,排便时用力或面部胀红提示里急后重.

小儿痢疾怎么办

1.将患儿隔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2.病室空气要新鲜,患儿的衣服要立即洗晒.

3.要卧床休息,按医生的嘱咐坚持吃药,治疗要彻底,症状消失以后,没有医生嘱咐不要自行停药,以免痢疾复发或转成慢性痢疾.

4.患儿有高热时,要在医生指导下吃些退烧药,发烧超过39.5℃时,要采取物理降温.

5.给患儿多喝些水,最好喝些糖盐水,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

6.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发现患儿没精神、面色苍白、四肢冰凉时,可能是转为中毒性痢疾,应立即找医生治疗.

小儿菌痢疾是什么引起的

尚未入夏,儿科门诊小儿细菌性痢疾患儿已有明显增多趋势.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与近年来儿童菌痢的特点有关.

1.发病年龄越来越小.近年来婴幼儿菌痢有增多趋势,这是因为婴幼儿饮食趋于多样化,有的婴儿辅食增加过早,品种增加过多.例如刚刚满月不久的婴儿,家长就开始给孩子喂西瓜水、苹果泥等,还有的家长过早地给孩子进食鱼虾、肉松等.这些食品在保存和喂饭过程中,很容易被病菌污染,因而增加了感染机会.

2.发病季节已不局限在夏秋季节.目前几乎全年都可以见到菌痢,甚至冬天婴儿菌痢也不少见,因为近几年来水果、鱼虾等食品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在冬天吃西瓜而感染菌痢的婴幼儿已屡见不鲜.

3.儿童菌痢容易与普通的腹泻混淆.年龄越小,其临床症状就越不典型.开始多为水样便,常常伴有呕吐,以后才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但大便量减少,变黏,出现黏液便等,反复发病的患儿还会出现脱肛的现象,如果不做大便化验很容易漏诊或误诊.因此,家长就诊前最好留一点大便,在2个小时内拿到医院检查.

4.容易演变为慢性菌痢.一般菌痢病程如果超过两个月即可诊为慢性菌痢.慢性菌痢因为长期腹泻,必然影响食物营养的消化与吸收,导致儿童生长发育障碍.

5.容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和中毒症状.小儿肠壁较成人薄,但血管丰富,一旦肠道感染,更易导致脱水和毒素的吸收,发生高热、惊厥、神志障碍,甚至是中毒性菌痢而危及生命.所以,对于儿童菌痢要早治,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6.孩子服药困难,常常不能坚持足够的疗程.许多对成人疗效不错的药物,如磺胺类(复方新诺明)、喹诺酮类(如氟哌酸)以及氨基糖甙类(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药物都不适合儿童使用.第三代头孢(如菌必治)静点效果不错,但常常因为静脉输液带来的恐惧而遭到患儿和家长的拒绝.

如何预防儿童细菌性痢疾

一.预防细菌性痢疾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是控制传染源,这是预防疾病的关键.发现菌痢病人应早期隔离并积极彻底治疗.得了细菌性痢疾,一定要坚持治疗7~10天,直至症状消失,大便化验正常,以免痢疾迁延或复发.病儿不要随地大便,病儿的大便应用石灰水或漂白粉消毒后倒掉.患有慢性痢疾的病儿应到医院根治,这样就可起到控制传染源的作用.

第二是切断传播途径.因为痢疾是从口传入的,因此搞好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把装“病从口入关”.教育孩子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不让小儿吮手,不吃生冷蔬菜,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未经处理的剩饭、剩菜.病人所用食具均应煮沸消毒,穿盖过的衣被应在太阳下暴晒,所接触的东西,如门把、桌椅、玩具等可用5%来苏擦洗.另外,搞好饮食卫生,铲除苍蝇孳生地、消灭苍蝇,截断疾病传播途径.

第三是提高免疫力.在痢疾高发季节或地区可用鲜马齿苋30克煎汤、每天服1剂,连用3天,或黄柏3~6克,水煎服,1日2次,连服3天,较大的儿童可以每日吃大蒜3~5瓣,均有预防细菌性痢疾的作用.

二.预防痢疾注意要点

由于菌痢主要是经口感染,所有预防本病的重点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针对水、食物、粪便、脏手和防苍蝇进行预防;

1.餐具.奶瓶、水杯等要经常消毒,并进行妥善安置,如放在橱柜里或罩上覆盖物.

2.让宝贝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平时注意要给宝贝勤洗手,保持手的卫生.

3.给宝贝迟的瓜果一定要认真进行清洗,最好去皮后再吃.

4.夏天食物容易变质,最好吃一顿做一顿,不要放太长时间,饮料要去正规商店购买,教育宝贝不要喝生水.

5.宝贝的衣物等要勤洗,勤晒,勤给宝贝剪指甲,玩具等要经常消毒.

6.照料者在宝贝为食前一定要先把手洗干净,避免给自己的嘴来试食物的温度,或口对口给喂食,以免把细菌传染给宝贝.

7.家庭要注意安装纱门,纱窗防蝇,有苍蝇飞入室内及时消灭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