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护理

父母要留意:儿童心理不健康的5种表现

3-6岁的学前儿童正处在心理成长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大,现代心理学表明: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智力和人格发展、潜能开发、道德品德形成、积极适应社会的前提,是一个人整体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儿童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1.多动

儿童的心理行为可以表现在儿童的行为上,有些儿童出现“多动症”。主要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受到严重影响等几个方面。好动具体来说是喜欢跑动,或爬上爬下,摇椅子转身,离位走动,叫喊或讲话,引逗旁人,小动作不停,如咬铅笔、咬指甲、咬衣角等。注意力不集中方面具体来说,上课时不能专心听讲,注意力涣散,易受环境干扰而分心,在课堂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或凝神发呆。自控情绪的能力差方面具体来说,表现为幼稚任性,克制力差,易激怒或冲动。情绪不稳,为了一些小事就喊叫或哭闹,脾气暴躁,常根据瞬间冲动行事,不考虑后果,可能突然做出一些危险举动及破坏行为。

2.焦虑

指突如其来的没有明显身体原因的恐惧状态。具体表现为缺乏自信、过于敏感、食欲低落、无端哭闹。这类儿童陌生环境反应敏感,而担心害怕,甚至恐惶不安,哭闹不停,常常担心被别人嘲笑,对尚未发生的情况,产生过分的关注,并伴有无根据的烦恼。对日常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显得过分焦虑。

3.恐怖和失眠

恐怖表现在对某些事物或情景产生惧怕和逃离的心情,如怕打雷闪电,极度紧张,抱头乱窜。儿童对于一些没有危险或基本没有危险的东西也感到害怕,而且这种害怕十分突出,儿童由于恐怖而出现回避、退缩行为。失眠的孩子入睡困难,睡中不时惊醒、大声哭闹,甚至梦游四方,但白天回忆不起来,只觉得精力不足,情绪不稳。

4.攻击

这类孩子整日东奔西跑,经常搞恶作剧,喜欢讽刺挖苦别人。对美好的物品毫不爱惜,摔打成为癖好,表现出攻击性。

5.恶劣的人际关系

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他们与父母、教师以及同伴之间的关系,从这些人际交往中可以反映出儿 童的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的孩子乐于与人交往,善于和同伴合作与共享,理解与尊敬他人,待人慷慨友善,也容易被别人理解和接受。心理不健康的儿童一般没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往往由于个人心理不健康等原因,与人产生交流障碍。不能与人合作,对人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有猜疑、嫉妒、退缩现象,不能置身于集体,与人格格不入。


儿童游泳时需要注意的6种疾病

1.结膜炎

结膜炎又称红眼病,可通过公共用具、洗漱用品、水等介质传染。如果游泳池消毒不彻底,池中只要有一个人患结膜炎,交叉感染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孩子感染结膜炎病菌后,一般潜伏期为1~3天,发病时多表现出双眼红肿、结膜充血、流泪、分泌物增多、不敢睁眼等症状。


防范妙招

选好游泳馆

正常情况下,站在游泳馆泳池边能闻到淡淡的氯气味。如果氯添加过多会产生刺鼻的味道,过少则闻不到氯味。建议父母为孩子选择卫生条件好、水质清澈透明、氯气味适中的游泳馆。

不要用手揉眼睛

如果游泳池水中氯气含量超标,将不可避免地对皮肤和眼睛产生刺激,孩子游泳之后会不自觉地用手揉眼睛。遇到这种情况父母一定要立即制止孩子,此时可用清水冲洗眼部,用以止痒,也可以等孩子把手洗干净后,轻轻按压眼皮止痒。

配戴合适的泳镜

父母带孩子去游泳之前,先为孩子准备一副合适的泳镜,并在家里检查好是否有漏水现象。游泳时戴上泳镜,可以减少眼睛与池水的接触,从而有效隔离细菌。请注意孩子的泳镜不要借给他人,以免交叉感染。

点眼药水

家中可备一瓶氯霉素眼药水,如果游泳后孩子眼睛感到不适,清洗过后滴1~2滴,滴时嘱咐孩子要不断眨眼,这样可以把眼里的细菌、病菌冲出来,减少感染结膜炎的机会。

2.中耳炎及外耳道炎

细菌经咽鼓管进入中耳会导致中耳炎。人们在游泳时经常出现的耳朵进水、鼻子呛水等情况,就有可能导致中耳炎及外耳道炎。孩子的咽鼓管发育不成熟,较成人短粗又平直,比成年人更容易感染中耳炎。中耳炎发病时,孩子多出现耳朵疼痛、瘙痒、流脓等症状。

防范妙招

别带病游泳

患有感冒、鼻塞、鼓膜穿孔的孩子,暂时不宜游泳。游泳前应帮孩子清理外耳道,也可去医院,请医生帮忙取出耵聍,避免耵聍被泡涨后引起疼痛发炎。对于咽鼓管功能不佳(经常耳鸣或耳闷)的孩子,建议游泳时多浮出水面做些吞咽动作,以帮助中耳腔内与外界气压保持平衡。

清理耳朵积水

游泳后将孩子外耳道内残留的水用干净的棉签拭干,以免细菌孳生导致外耳道炎。如果残留的水比较多,可以让孩子的头歪向有积水的一侧,用手轻拉耳廓,把耳道扯直,水就会流出来。也可让有积水的一侧耳朵向下,同侧的腿单腿原地跳几下,把水震出来。

呛水后正确处理

孩子呛水后,不能同时捏住两侧鼻孔用力擤鼻子,这样会使细菌或病菌进入中耳或鼻窦。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手心对准进水一侧耳道,尽量把耳朵堵严实,然后把头歪向同侧,接着迅速把手移开,水就会被吸出来。游泳时戴好耳塞,可以预防耳朵进水,从而减少感染概率。

3.鼻窦炎

初学游泳的孩子很容易呛水或吸气时鼻内进水,此时分泌物和众多细菌被呛到鼻窦内,容易诱发鼻窦炎。鼻窦炎的症状跟感冒类似,都有头痛、鼻塞、流涕等表现,父母要注意区别,必要时及时带孩子就医。

防范妙招

禁止跳水、打闹

游泳时父母要制止孩子跳水、潜水或在水中打闹,否则孩子很容易呛水,水将进入鼻腔及鼻窦,引发感染。对于初学游泳的孩子,要反复强调头部入水前要先深吸一口气,入水后尽量不要呼吸,以避免鼻腔进水。

清理鼻腔进水

如果鼻腔进水,应按住一侧鼻翼,轻轻将水往外擤出,或将头偏向同侧2~3分钟,使鼻腔里的水流出来。过敏体质的孩子,要远离漂白粉的环境,最好到海滨或是天然浴场游泳。

温盐水洗鼻

游泳后,如果孩子出现了鼻塞、流鼻涕、头痛等症状,可用温盐水洗鼻,方法是:用手掬起一些温盐水,对准孩子的鼻子,用小拇指堵住孩子一侧鼻孔,让他用另一侧鼻孔吸水。吸水后头马上向后仰,等水流到口中时,吐出,反复洗几次,再洗另一侧鼻孔。必要时应去医院就诊。

4.皮炎

为了降低成本,许多游泳馆换水频率低,水质较差,孩子在游泳之后很容易患上皮炎。同时,孩子的皮肤娇嫩,如果在露天浴场还容易晒伤引起日光性皮炎。患皮炎的孩子皮肤会表现为发红、皮疹、刺痛、瘙痒、脱皮等现象。

防范妙招

控制游泳时间

控制孩子每次游泳的时间,一般不应超过1.5小时。因为游泳时间过长,泳池里的漂白粉会使皮肤发干而诱发皮肤瘙痒等问题。每次游泳后需用流动的清水仔细冲洗全身,可以起到预防皮炎的作用。

涂防晒霜

夏季紫外线强烈,如果去露天浴场,宜选择阳光不是很强烈的清晨或傍晚。必要时,还要为孩子涂些防晒霜,因为人处在水中,散热较快,不能准确感受到太阳的炙热,加上水的折射作用,皮肤更容易晒伤。

少吃感光食物

一些感光食物如芹菜、田螺、韭菜、香菜等吃多了,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容易产生斑点,去露天浴场,也应禁食这些食物。

皮炎一般无需用药

多数情况下,游泳引起的皮疹、瘙痒会在几天内自然痊愈,不需要用药物治疗。如果孩子皮疹严重或瘙痒难忍,父母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5.尿道炎

尿道炎也是游泳易感染的疾病之一,一般是泳池消毒不彻底、物品混用引起的。如果孩子感染上尿道炎,往往尿道口会出现局部发红、肿胀,并伴有瘙痒和分泌物等。若孩子出现上述症状,父母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防范妙招

孩子用品专用

孩子要有自己专用的毛巾、衣物、浴盆等,避免租借或使用公用物品。孩子的游泳用品要定期消毒,并在阳光下暴晒。

及时排尿清洗

孩子游完泳,应先去卫生间小便,并尽快用清水以淋浴的方式将外生殖器清洗干净,以减少细菌、病毒感染的机会。

发病时不宜游泳

游泳、受凉易诱发尿路感染,如果孩子正处在尿路感染期或康复不久,建议暂时不要去游泳,以免引起复发或传染给别人。

6.腹泻

有些孩子在游泳后1~2周内出现腹泻症状,并被诊断为急性肠炎,父母容易误认为这是吃了不洁食物或着凉引起的,其实是吞入了游泳池里的脏水所致。因为有一定的潜伏期,游泳引起的腹泻不一定会在游泳当天马上出现。

防范妙招

漱口、刷牙

游泳后要让孩子淋浴,及时漱口,最好能刷一下牙。忽视口腔卫生,病菌便会通过饮水、进食等行为进入胃肠道,诱发腹泻等疾病。

防止饮食不当

孩子游泳前不能吃得太饱,过分饱胀在游泳时会导致胃肠道供血不足,诱发消化不良性腹泻;游泳后也别急着吃冰凉的食物,如冰淇淋、冰镇饮料等。

控制游泳次数

孩子每周游泳最好不要超过3次,如果是在室内游泳尽量选择一天中温度相对较高的时段,以避免胃肠型感冒而诱发腹泻。

游泳后多喝水

建议孩子游泳后多喝水,有利于清洁消化道,将病菌及时排出体外。如果孩子身体不舒服应暂缓游泳,防止抵抗力低下而引发腹泻。

这六种疾病最常出现在公共泳池,所以带孩子去游泳的时候,一定要多多注意,游泳前游泳后的准备一定要做好。


孩子护牙的10个小常识

1.孩子1岁或者出牙的时候,带孩子去看儿科牙医。

2.伊利诺伊大学儿童牙科教授印德鲁·普恩瓦尼博士表示,在最后两个臼齿长出来的时候(2岁半至3岁),帮助孩子用牙线清洁牙缝。

3.不要等到孩子7—9岁或会自己系鞋带的时候,才让孩子自己刷牙。

4.大约5岁时,务必控制孩子吃手指习惯。此时正是牙齿成形关键阶段,吮吸手指容易导致牙齿畸形。

5.小儿尽量喝白开水。平时儿童水杯中不要倒入果汁等饮料。

6.减少两餐之间的甜味零食。加州儿童牙科医生理查德·穆恩戈表示,甜味食物是导致龋齿的罪魁祸首,减少牙齿接触含糖食物的次数,比吃糖多少对护牙更关键。

7.限制小儿吃葡萄干等粘牙食物。专家表示,葡萄干营养丰富,孩子吃完此类食物后应该喝水或漱口,防止食物残留在牙齿上。

8.家长应保持口腔卫生。研究发现,导致龋齿的细菌会由大人传播给小儿。抗菌漱口液可有效减少导致龋齿的细菌数量。

9.不要与孩子用同一把勺子,奶瓶和勺子应专人专用,防止大人与孩子,或孩子与孩子之间餐具混用。

10.大孩子可以嚼无糖口香糖。口香糖有助于增加唾液分泌,中和牙齿酸性物质。多项研究发现,饭后嚼无糖口香糖20分钟可以防止龋齿。


孩子不爱上幼儿园的出来方法

孩子刚开始上幼儿园都会无所是从或是大哭大闹,这个时候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1. 态度要坚决

现在的孩子多半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家长的溺爱以及长辈的宠爱也就难以避免了,尤其是在上幼儿园这个问题上,大部分家长都难以坚持自己的立场,一旦孩子撒个娇或者是哭闹一声,很多家长或者是爷爷奶奶就都马上放弃自己的原则,一切以孩子为主。其实这样做最终只会害了孩子,相信你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变得一事无成,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难以融入社会。

专家建议家长,每天送孩子上幼儿园的态度一定要坚决,最好是坚持每天都送孩子上幼儿园。如果孩子有哭闹等现象,家长不应该采用哄骗或者答应孩子不合理要求的方式去解决,态度必须要坚决。

2. 适时表扬

在孩子刚入学的几天时间里,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尽量的早一些去接孩子,以免增加孩子的孤独、想家等情绪,从而导致孩子更加不愿意去幼儿园了。同时家长还要特别的注意,去接孩子的时候应该尽可能的和孩子谈一些幼儿园中发生的有趣事情,并且问他学到了什么欢快的游戏,一旦发现孩子有点滴的进步就应该适时的提出表扬,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加享受在幼儿园中的生活。

很多孩子之所以不愿意上幼儿园,有一半的原因在于家长,在接孩子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问“是不是想家了?”,或者是“有没有谁欺负你?”等问题,这样只会让孩子感觉到更加的委屈,从而更加不愿去幼儿园了。

3.配合老师

孩子很多时候会在幼儿园里感觉到无聊,因此第二天就说什么也不去幼儿园了,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配合老师。比如像老师介绍自己孩子的兴趣、习惯等,如果孩子比较胆小以及内向的话,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先向老师介绍一下孩子的性格特点,或者可以请求老师给孩子介绍一个比较活泼、外向的小朋友一起玩,这样孩子的内向性格可以被慢慢的调整,同时孩子也会更加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

同时孩子回家后家长也要注意,要尽量的多问问幼儿园里发生的好玩事情,以及孩子的表现,这样孩子才会感觉到爸爸妈妈还是爱自己的,这样也就不会出现不爱上幼儿园的情况了。在孩子不爱上幼儿园怎么办的问题上,家长一定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这样才能更好的处理这个问题。

4.不提要求

对于刚刚入园的孩子而言,最重要的便是先适应,因此在这个时候家长不应该向孩子反复的叮嘱要懂礼貌、守纪律,唱歌、发言时要大点声等等,这些要求只会让孩子感觉到焦虑,造成怕上幼儿园。同时妈妈还应该让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中逐步了解,学会如何学习、活动。


小儿腹泻的危害

什么是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拉肚子"、"拉稀",它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症状。腹泻包括两个含义:一是大便次数较平时增加较多;二是粪便稀薄,含水量增加,有时脂肪增多,带有不消化物。以起病急,病情重,上呼吸道症状重,呕吐多,腹泻频,排洗米水样或者蛋花汤样水便,常伴有水酸中毒等全身症状为其特征。有些病儿还会伴有发烧、精神不好等病症。腹泻可造成脱水和营养不良,是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腹泻发病和病死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小儿。

引起小儿腹泻的原因

缘由一:由于1~2岁的宝宝生长发育特别迅速,所以身体需要的营养和热能比较多。然而,消化器官却尚未发育成熟,分泌的消化酶较少,所以消化能力较弱,容易发生腹泻。

缘由二:由于神经系统对肠胃的调节功能较差,所以,饮食稍有改变,如对添加的禽乳食品不适应、短时间添加的种类太多,或一次喂得太多、突然断奶;或是饮食不当,如吃了不易消化的蛋白质食物;气温低身体受凉加快了肠蠕动、天太热、消化液分泌减少及秋天温差大、小肚子受凉等,都可引起腹泻。

缘由三:由于全身及胃肠道免疫力较低。秋季儿童腹泻一般由轮状病毒引起,只要食物或食具稍有污染,喂养不洁引起消化道感染或者呼吸道感染,便会导致腹泻;宝宝因抵抗力较低而易患感冒、肺炎、中耳炎时,也常可引起腹泻。

腹泻的危害

婴幼儿体质柔弱,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因此腹泻对婴幼儿的危害很大。

腹泻除影响对婴幼儿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吸收之外,还消耗体内储存的营养物质,损害某些集体组织。因为在腹泻过程中,本来应该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不能进入机体,但体内各器官还需照常进行各项生理功能。如长期慢性腹泻就会造成营养不良,使患儿身体瘦弱,抵抗力降低,容易感染各种疾病。这不仅影响婴幼儿的正常生长发育,还会引起并发症。

腹泻引起的常见并发症

一是营养不良及维生素缺乏症:腹泻病程较长(该病有自限性,一般自然病程为7~10天),如禁食时间过久或者长期热量不足,常可引起营养不良和各种维生素缺乏症。消化不良与营养不良可互为因果,往往造成恶性循环,导致不良后果。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干眼症及角膜软化症;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手足抽搐症。

二是感染:常见有中耳炎、口角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疖肿、败血症、泌尿道感染及静脉炎等。各种感染可能成为腹泻的病因,但也有在腹泻之后,由于全身抵抗力降低而继发感染。迁延性腹泻或原有营养不良病儿,容易并发真菌感染,如鹅疮、真菌性肠炎,甚至引起全身性菌病。

三是中毒性肝炎:重型腹泻可能引起黄疸,常见于营养不良及重症败血症患儿,预后不良,故中毒性肝炎是腹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其他方面:如急性肾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脑病等,如处理不当还可能发生急性心力衰竭、高血钾、中毒性肠麻痹、肠出血、肠套叠等,偶可见肠穿孔和腹膜炎。


孩子爱看电视,家长应该怎么做

儿童近视的大半原因都是看电视时间太长,距离太近等一些不良习惯引起的。家长在这个时期要适当提醒孩子,纠正孩子不好的习惯,帮助孩子远离近视。

儿童近视常有早期“嗜好”

专家称,儿童做事容易集中精力,即使眼睛有些疲劳,视力稍有减退,也不理会。可是当儿童自己感觉视力变坏时,多数已经相当严重。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关心孩子,只要发现异常,就要及早采取措施。

家长平时稍稍留神,就可发现孩子有些“嗜好”。孩子爱把眼睛眯成缝看东西,因为眼睛近视时,用眯细眼的方法就可以看清东西。爱紧皱眉头,看近处的物体时容易皱眉。爱歪头,当全神贯注地看电视时,出现歪头现象,但要注意有歪头习惯看东西的儿童,最容易发展成斜视。看书和看电视距离太近,小于30厘米;看电视时,总喜欢靠近电视机。

由于上面这些习惯,常导致儿童全身倦怠、懒散、伴有头痛,看书、学习缺乏耐心,常有厌烦情绪。性格与情绪同时发生改变,如好急躁,与小朋友的关系恶化;行动和思维能力突然减退;看到喜爱的东西,也不像以前那样激动。于是,最终导致学习花费时间多,成绩反而提不高。

高度近视眼常发生一些并发症,如并发性白内障,到了后期就会引起眼球内的透明晶体状发生混浊;玻璃体混浊,有些高度近视的人,眼前常出现像蚊虫大小的黑影在飘动;黄斑区变性或出血,严重影响视力;视网膜脱离,这是高度近视眼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这种现象时,病人会感到眼前闪光或有片状的黑影、视物变形等。

学龄前儿童远视多于近视

专家介绍,孩子视力不好,家长大多首先想到近视。其实,学龄前的儿童(7岁之前)大多是由于远视造成的视力不良,即大多数是远视眼,而非近视眼。

学龄前儿童远视眼多与眼球的发育有关,最常见的是轴性原因造成的远视。屈光性质与眼球眼轴的长短有关(眼轴相当于眼球的前后径),正视眼的眼轴约24 毫米左右,而人出生时眼轴平均长约17.3毫米,从眼轴的长短来看几乎都是远视眼。随着小儿体格的发育,眼球也在不断地发育,眼的前后径逐渐增长,直至正常。

在这个过程中,学龄前儿童由于眼球前后径短,而造成了生理性远视,随着眼轴的增长,远视的度数会逐渐减低。3岁儿童眼球的前后径可增至22.5~23 毫米,以后每年增加0.1毫米左右,到了5~6岁,儿童的眼轴发育过程中,由于内在因素(遗传)和外界环境的影响,眼球增长落后或停止发育,就会停留在远视状态,成为远视眼。反之,如果眼轴增长过度,超过正视眼的眼轴,就成了近视眼。

轻度的远视能被眼的调节力克服而不表现症状,但中、高度远视即使在调节作用下也不能代偿,会出现视力不良、眼疲劳、眼球胀痛、头痛等,过多地使用调节,还易产生调节性内斜视。如果不及时戴镜矫正,会影响双眼视觉功能的发育,造成弱视。

对于儿童早期的远视眼,轻度的,尚属于生理性范围无需处理,中、高度远视眼,要及时配戴眼镜。这不但可以提高视力,消除眼疲劳,还能促进视力发育,防止产生弱视和斜视。

看电视时应如何保护视力

首先,要注意电视机的位置和距离。电视机的放置要尽可能放在光线较柔和的角落,高度不要太高或太低,电视机的屏幕中心最好和眼睛处在同一水平线上或稍低一些。看电视时,眼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眼和屏幕的距离要合适,太近看起来模糊不清,易引起视力疲劳;太远,不易看清。电视机和人的距离,一般是屏幕对角线的4~6倍。另外,看电视时,最好坐在屏幕正前方,如坐旁侧,观察角不应小于45度。

电视机的对比度和房间的亮度也要掌握好。电视机对比度太大,光线亮度不均匀,视力更为集中,易引起眼疲劳。对比度太小,图像色彩不分明,也不易看清楚。有人喜欢把灯都关掉,这样长时间观看,眼睛很不舒服。相反,如果房间里的灯光很亮,屏幕上的图像就显得灰暗,也看不清楚。所以,可在屋子里开盏柔和的小灯,这样眼睛就不易疲劳。

此外,要控制看电视的时间。不能太长,特别是青少年,以1~2小时为宜。在观看过程中,要趁调换节目或播放广告的间隙,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儿,或向远处眺望几分钟,以免眼睛过度疲劳而影响视力。

为了保护视力,平时可多吃些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猪肝、蛋糕等,或多吃些蔬菜和水果,如胡萝卜、豆芽、橘子、甘蔗、红枣等,对保护视力有一定作用。


夏季儿童补钙的4个误区

夏季是儿童生长发育旺盛的季节,也需要大量钙的摄入满足身体发育需要.那么怎么给孩子补钙最适当呢?给孩子补钙吃什么最好?爸爸妈妈给孩子补钙是否正确呢?补钙要注意些什么?

含钙丰富的食物是乳类,可用牛奶蒸鸡蛋羹,用牛奶蒸米饭,吃酸奶,用牛奶和面做点心等方法补充.鲜虾、虾皮、豆类等都含钙较多,这类食物在烹调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和草酸多的食物搭配混合制作.

孩子补钙的同时需要补充其他的维生素辅助身体更好地吸收钙,否则就算补充再多的钙,因为难以吸收也会缺钙.每吃一粒钙片的同时需补10微克的维生素D.阳光可以使得皮肤合成维生素D,正在补钙的孩子经常晒太阳,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3岁以下的小宝宝都得或多或少地进行补钙,但是有不少家长因为对补钙了解得不是很全面,给宝宝用了错误的方法补钙,好心办了坏事.各位家长可要注意给宝宝补钙的4个误区.

误区一:口味太甜

给0至3岁宝宝的钙不能太甜,太甜会引起口味偏好,影响宝宝正常喝奶和喝水.奶味是最适合她们的味道,宝宝的味蕾正处在快速发育期,过重的味觉刺激会导致味蕾反应迟钝,因此不要过早给宝宝太甜的口味,否则会导致宝宝不爱喝水.更适合宝宝的应该是接近母乳的味道,淡奶口味就像母乳,不影响味蕾发育.

误区二:错过时机

等到孩子已经出现缺钙症状的时候再去补,那就有点亡羊补牢了.其实如果孩子的营养有问题,在生病之前就会有一些信号,妈妈们只要稍微注意下便能知道.如果孩子容易惊醒,易烦躁、手脚抽动、出牙迟、有枕秃圈,那就说明可能已经缺钙了,需要补充.这时候就开始补,时机也才比较好.

误区三:多多益善

有的家长十分重视给孩子补钙,又是钙片,又是钙奶,这简直比缺钙还严重.人是各种元素综合的平衡体,宝宝的平衡就更加脆弱.任何过量的做法对他们都可能是很大的伤害.中国营养学会给出的安全剂量是2000毫克,建议补钙剂量不要超过此范围.

误区四:不补维生素D

不少家长容易把缺钙和缺维生素D搞错了,狂补钙还是缺钙.其实是该加补些维生素D.维生素D是帮助人体吸收钙质的.如果总是给宝宝补钙还是不行,那是因为宝宝吸收不了,得考虑补充维生素D.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