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n_yy

汇总新生婴幼儿不宜过早的行为!影响身体健康才是关键点

众所周知,宝宝的成长遵循一定规律,有些事情太早做,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甚至有时候还会对宝宝的身体产生伤害,下面汇总了婴幼儿不宜过早行为,不清楚新手宝妈一定要了解。

汇总新生婴幼儿不宜过早的行为!影响身体健康才是关键点

谣传宝宝过早站立会导致肌张力高!其实本文这3种危害才是重点

在宝宝的早期发育中,尤其是6个月之前,如果过早地让宝宝站立,如果宝宝做出的姿势、动作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他就容易紧张,导致肌肉张力过高,所以过早地让宝宝站立,可能会导致这样的情况,这并不是谣传。此外,过早站立还会对骨骼发育造成影响,尤其是下肢骨和脊柱,还有可能因为站立不稳而摔倒受伤。
过早站立会导致肌张力过高吗
一般来说,宝宝过早站立容易导致肌张力高,因为早于6个月的宝宝还不具备站立的能力,如果强行让她站立,就会引起孩子紧张,表现为尖足,这时再让孩子躺下,如果没有尖足,就是因为姿势不对引起的肌张力高加重。像这种肌张力高,家长只要掌握正确的发育规律,不要让宝宝过早站立,一般是可以避免的。
宝宝过早扶站的危害是什么
对于宝宝来说,在10-12个月的时候能够独自站立片刻,能够快速爬行,所以这个时候是宝宝学习扶站的最佳时间,如果早于这个时间,那么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危害:
1、影响腿部发育
因为宝宝的骨骼比较软,还没有发育完全,如果过早扶站,可能会造成小腿畸形发展,如 “O ”型腿等,另外还会对膝盖肌肉和骨骼的发育造成负担。
2、影响脊椎发育
宝宝站立是需要靠脊柱来支撑的,如果过早站立,就容易出现脊柱和骨盆发育不对称,以及脊柱弯曲等问题,这都是发育早期由于姿势受力造成的骨骼发育畸形。
3、影响视力
近年来,有人说宝宝过早站立会影响视力,更容易患上近视眼,因为平时宝宝为了看清楚东西,会用手调节焦距来看清楚东西,这样会让眼睛付出很大的代价,产生视觉疲劳,容易近视。

别让宝宝过早走路或导致O型腿!别等宝宝腿变形了才开始后悔

宝宝过早学走路,全身的重量就会集中在下肢,而此时孩子的下肢还比较脆弱,不能承受自身全部的重量,所以在重力的作用下,就容易形成弯曲变形,如罗圈腿、O型腿等,而除了罗圈腿外,孩子的足弓也会承受很大的压力,容易形成 “扁平足”!“因此,家长不要过早让宝宝学走路。
宝宝过早学走路会不会O型腿
有些妈妈认为宝宝走路越早越聪明,却不知道宝宝过早走路可能会影响脊柱的发育,从而引起下肢弯曲畸形,造成O型腿,如果家长牵着宝宝的手走路,那么由于孩子肘部桡骨头的环状韧带薄弱,还可能发生桡骨头半脱位。因此,为了宝宝能够健康成长发育,建议家长不要让宝宝过早走路,这样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宝宝过早走路的危害一览
其实,孩子走路是有原则的,按照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一般7-8个月的孩子,可以开始学习爬行,8-9个月,可以扶物站立,10-12个月慢慢进入走路阶段,如果过早走路,可能会有以下危害:
1、影响腿形和走路姿势
宝宝在12个月之前,脊柱和骨骼还比较柔软,如果过早学走路,会导致骨骼承受超负荷的压力,容易引起骨骼弯曲变形,影响宝宝的腿型。
2、对足弓有影响
因为宝宝还很小,足弓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过早走路,可能会导致宝宝整个身体的重量完全压在足部,使宝宝出现扁平足的现象。
3、影响视力
宝宝在一岁之前,视力发育还不完全,过早的学习走路,可能会导致宝宝看不清远处的食物,这样就需要调整眼睛的弧度和焦距,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影响视力。

关于宝宝太早长牙的一些迷信说法!科学解释宝宝太早长牙的原因

关于女宝宝长牙过早有很多迷信的说法,包括长牙早不听话、长牙早对父母不好、长牙早硬等等,但建议家长不要过于相信,因为这些说法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宝宝出牙早晚一般只是和自身的身体发育情况,以及是否遗传、是否缺钙等因素有关,一般在4-10个月内长牙都是正常的。
关于宝宝太早长牙的一些迷信说法
每个父母都非常关心宝宝的成长,宝宝成长发育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变化对于父母来说都是非常开心的事情,长牙这个阶段也是一样,但是民间对于宝宝过早长牙却存在一些迷信的说法,具体如下:
1、出牙早的孩子不听话:如果宝宝过早的长出牙齿,按照民间的说法,就意味着孩子会很叛逆,不能被教导;
2、过早长牙的父母:有一些地方认为宝宝过早长牙后命运大多不是很好,还容易克死父母;
3、过早长牙难:老人说富贵迟迟不长牙,所以过早长牙的话不吉利,孩子会比较苦,一生辛苦,会遇到很多挫折;
4、出牙早聪明:有老一辈的人认为孩子出牙早代表身体发育比较完善,那么大脑发育也不错,就意味着聪明。
以上就是关于宝宝过早长牙的迷信说法,当然这些说法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宝宝长牙早晚主要和遗传、自身体质等因素有关,所以大家不要过于相信民间传说,因此对于宝宝出牙早的问题一定要科学对待。根据每个宝宝的体质不同,所以出牙早晚也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但是只要在10个月以内出牙,那么家长就不用过于担心了。
科学解释宝宝太早长牙的原因
其实宝宝过早长牙和自身的命运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一般主要和个人体质、遗传、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
1、个人体质
每个宝宝的体质不同,发育也呈现出先后差异,有的孩子发育快一些,那么长牙就快一些,有的孩子发育慢一些,那么长牙就慢一些。
2、遗传
父母的基因会直接影响孩子出牙的早晚,如果父母出牙早,那么后代出牙就很有可能早,相反,父母出牙晚,那么后代出牙就很有可能晚。
3、生活环境
有研究表明,如果宝宝生活在光照充足、空气质量好的地方,那么对宝宝的身体发育会更有帮助,出牙也会更早;相反,如果生活环境不好,那么出牙就会晚一些。
钙是骨骼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如果孩子出牙晚,有可能是体内钙质不足,家长可以适当给孩子补钙,出牙早说明孩子体内钙质充足,孩子很健康。

宝宝太早竖抱憋不住尿是真的吗?过早竖抱会伤害宝宝脊柱和颈骨

由于小月龄的宝宝喜欢哭闹,因此有些妈妈为了哄孩子,会过早地开始竖抱逗引,虽然这种行为与宝宝会不会憋尿无关,但这样做有可能会使宝宝的头部因无法支撑的情况而出现偏向一侧的情况,造成头部偏斜或左右脸不对称的情况,甚至会造成宝宝脊椎歪斜生长的严重后果,因此,家长切不可过早!因此,家长不要过早抱宝宝,这对孩子的脊椎几乎是不可逆的伤害。
宝宝太早竖抱憋不住尿是真的吗
宝宝过早竖抱憋不住尿是假的,正常情况下,宝宝憋不住尿与过早竖抱关系不大,大多是泌尿系统发育不完善,喝水多了,膀胱储尿能力增强,就会造成憋不住尿,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随着生长发育会逐渐好转。此外,还与宝宝精神过度紧张、尿路感染等因素有一定关系,如果是后者引起的,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宝宝过早竖抱的危害讲解
一般来说,新生宝宝的脊椎很软,通常采取横抱的方式,让宝宝的头靠在大人的手臂上进行支撑,如果过早竖抱,会导致以下危害:
1、伤害宝宝脊椎和颈骨
三个月内的宝宝颈部肌肉还不发达,没有力量支撑头部的重量,所以在竖抱时会出现头部左右晃动的情况,这样很容易伤害到宝宝的颈椎骨和脊椎发育,轻者影响身高发育,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宝宝脊椎发育畸形。
2、导致宝宝养成不良习惯
大多数宝宝都是竖抱这个姿势,这样可以有更广阔的视野,满足宝宝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所以一旦竖抱次数多了,宝宝就会爱上竖抱,不竖抱就哭闹,这个坏习惯其实就是父母经常竖抱导致哄睡会更加困难。
一般来说,家长抱宝宝不宜过早,最好从4个月开始抱,而且要注意时间不宜过长或经常抱,抱的同时要将宝宝的头慢慢靠在大人的肩膀上,让宝宝整个头部的力量都在大人的肩膀上,减少对脊椎和颈椎骨的挤压。

宝宝太早坐起来的危害真的很大吗?过早坐起来小心以后腰疼哦

在生活中,有些急性子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宝宝发育得更快一些,于是就在3-4个月的时候就让宝宝学会坐,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宝宝并不是越早学越好,如果宝宝的身体发育还不够成熟,过早地让宝宝坐起来可能会影响脊柱的发育,造成畸形,等长大后,还可能会引发腰痛、驼背等,最好不要过早地让宝宝坐起来。
宝宝过早坐起来的危害
一般来说,宝宝从不会坐到能够独立坐是一个发育的过程,3-4个月时宝宝的背部肌肉力量开始增强,4-5个月时学会伸出手臂支撑身体的重量,6-7个月时宝宝开始坐稳,如果宝宝过早坐起来的话,可能会产生以下危害:
1、影响脊柱发育
太小的宝宝骨骼还没有发育完全,肌肉通常比较薄弱,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变形,而过早坐起来会导致脊柱发育畸形,对宝宝的骨骼发育非常不利。
2、脊柱变形
婴幼儿的脊柱中轴非常柔软,在早期坐起来的时候没有发育健全,会加重负担,从而造成脊柱变形或者驼背,严重的时候会形成永久性损伤,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而且不美观,日后也很难矫正。
3、腿部畸形
另外,宝宝过早坐起来还会导致腿部畸形,比如出现x型腿、或者o型腿,这会影响孩子的走路姿势,需要及时矫正。
总的来说,宝宝不能过早坐起来,但宝宝到了9个月还学不会坐,如背部不结实,难以支撑坐立等,可能是骨骼发育出现了问题,这时家长要及时带宝宝就医。
宝宝早坐会腰疼吗
通常情况下,宝宝早坐后可能会腰疼,这是因为孩子腰椎还没有发育完全,骨骼的硬度不够,如果过早让孩子坐,可能会影响腰椎,伤到孩子的腰部,进而出现腰疼的现象。不过,泌尿系统结石、肾炎、腰部肌肉拉伤、先天性脊柱发育异常等也会引起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