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胰岛细胞损害严重:儿童糖尿病多为1型糖尿病,即胰岛素依赖型,发病时胰岛β细胞损伤已较严重,胰岛素分泌不足.而成人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病情进展多较缓慢,甚至多无明显症状或糖尿病症状不典型.

起病急或突然:儿童糖尿病一般它起病较快,糖尿病症状常常突然出现.由于起病急,家长往往能回忆起症状开始的具体时间.而成人糖尿病多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三多一少”症状典型:儿童1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紊乱,缺乏胰岛素降低血糖,一旦发病,几乎100%的病例都会出现多饮、多吃、多尿,孩子一般偏瘦;而2型糖尿病,和成人糖尿病相似,起病比较慢,血糖逐渐升高,孩子一般是小胖墩居多.

多需用胰岛素治疗:儿童如患1型糖尿病,发病时胰岛β细胞损伤已较严重,因此,确诊以后必须马上开始胰岛素治疗以维持生命.胰岛素治疗是儿童糖尿病治疗的根本措施,当然仍应同时采取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和精神心理疗法等综合性疗法,才能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小儿糖尿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1、与1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关

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胰腺结构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遗传因素:目前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缺陷表现在人第六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科学家的研究提示:I型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病毒感染可能是诱因:也许令你惊奇,许多科学家怀疑病毒也能引起I型糖尿病.这是因为I型糖尿病患者发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常常得过病毒感染,而且I型糖尿病的“流行”,往往出现在病毒流行之后.病毒,如那些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I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2、与2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

遗传因素:和1型糖尿病类似,2型糖尿病也有家族发病的特点.因此很可能与基因遗传有关.这种遗传特性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更为明显.例如:双胞胎中的一个患了1型糖尿病,另一个有40%的机会患上此病;但如果是2型糖尿病,则另一个就有70%的机会患上2型糖尿病.

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就是肥胖症.遗传原因可引起肥胖,同样也可引起2型糖尿病.身体中心型肥胖病人的多余脂肪集中在腹部,他们比那些脂肪集中在臀部与大腿上的人更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

年龄:年龄也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因素.有一半的2型糖尿患者多在55相关图书岁以后发病.高龄患者容易出现糖尿病也与年纪大的人容易超重有关.

现代的生活方式:吃高热量的食物和运动量的减少也能引起糖尿病,有人认为这也是由于肥胖而引起的.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一样,在那些饮食和活动习惯均已“西化”的美籍亚裔和拉丁美商人中更为普遍.

小儿糖尿病患儿要注意什么

饮食——防止血糖“坐滑梯”

糖尿病患儿的血糖值就好像坐滑梯一样容易受生活习惯的影响忽高忽低.贪吃,偏食,血糖值容易升高;缺乏自制力,运动过度则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家长应在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平衡膳食计划,坚持实行.

建议:

1、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详细记载进食情况.

2、要求患儿随身携带食物,运动时间超过1小时即进行加餐.

3、放宽对主食的限制,减少含糖食物的摄入.

运动——让胰岛素更敏感

运动治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体重,缓解轻、中度高血压,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脂情况和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对糖尿病患儿的生长发育更能起到辅助作用.行走、慢跑、爬楼梯、游泳、跳舞、骑车等有氧运动都对孩子有益.

建议:

1、患儿每天运动锻炼两次,运动要有规律,强度由低到中,循序渐进.运动以餐后1—3个小时为宜,从10分钟逐渐延长到30分钟左右.

2、运动时可随身携带软饮料、葡萄干等容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以备食用.

3、为防止意外,孩子外出运动时应佩带胸卡,写清病情和家长联络方式.

小儿糖尿病应该如何治疗好

儿童糖尿病治疗目的

1 消除糖尿病症状;

2 避免或减少酮症酸中毒及低血糖产生;

3 维持儿童正常生长和性发育;

4 解除患儿心理障碍;

5 防止中晚期并发症出现.

一 胰岛素替代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终身需用胰岛素治疗

1 短效胰岛素:新诊断者可先给0.5U/kg,如已用胰岛素治疗者,则每天给短效胰岛素0.7U/kg,青春期1.0—1.5U/(kg·d),每天剂量分3次,分别于三餐前30min皮下注射,必要时睡前加用1次低精蛋白胰岛素(中效胰岛素).数天后可改用短效与低精蛋白胰岛素(中效胰岛素)混合应用,其比例为1:2或1:3.一天注射2—3次为宜.

2 治疗方案:常用胰岛素是早餐前注射短、低精蛋白胰岛素(中效胰岛素) (占总量的2/3)及晚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低精蛋白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占总量的1/3)或将晚餐前低精蛋白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延至睡前注射.根据三餐前、睡前血糖浓度调整胰岛素剂量.如不能用血糖检测,测定每天分段尿糖替代,因尿糖测定往往不能检测出低血糖,故有局限性.

3 剂量的调整:酮症酸中毒、感染,手术或情绪波动剧烈者,常需加大原剂量的10%—15%;进入糖尿病缓解期或"蜜月期",胰岛素剂量减少.治疗期间维持餐前血糖水平4.4—6.7mmol/L(80—120mg/dl),餐后血糖水平控制在8.4—10mmol/L(150—180mg/dl).控制HbAlc<7%.

二 饮食治疗要求

1 热卡供给:每天总热卡等于1000kcal (年龄-1)×70-100.

2 饮食成分组成:蛋白质提供热卡占总热卡15%—20%左右,以动物蛋白为主;脂肪占30%左右,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余下全部热卡由碳水化合物供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