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宝宝的情商培养方法

2012-12-06 亲子百科 360人浏览

一、0~1岁的宝宝

宝宝出生后的一年,是他一生的开始阶段,在此阶段父母应经常与宝宝一起做各种游戏,教宝宝说简单的话,以及尽量满足宝宝急于探索世界的要求.只有当他在生活上得到悉心照料,在精神上得到爱抚和热情的关怀时,孩子才会建立对这个世界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为他个性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2岁的宝宝

2岁的宝宝开始出现人生的“第一个反抗期”.宝宝开始分辨“你的东西”和“我的东西”了,并拒绝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他的情绪也大多是冲动性的,容易兴奋,感情起伏大,“愤怒”的情绪多.

父母应帮助宝宝把良好的情绪加以强化和固定,鼓励孩子良好情绪的发展,但对于宝宝的不良情绪则要加以疏导.

三、3岁的宝宝

在情绪的表现方式上,3岁的孩子会采用行动和语言来表达他内心的感受和兴趣爱好.例如,宝宝尖声大叫,说明他很不高兴;而有打人举动,则是心情已经很恶劣了.

宝宝开始懂得合作的道理,爱讨人喜欢,独立性增强,容易产生嫉妒的感觉.此外,这个阶段的宝宝也有了对“美”和“幽默”的感受力.

父母要为孩子提供感受各种情绪的机会,还要善于引导孩子丰富且敏锐的情感.引导孩子的情绪向好的方向健康发展.

四、4~6岁的宝宝

4岁的孩子非常好动,最喜欢向别人挑战.因为对事实与虚构还分不清,所以这个时期的宝宝并不知道说谎是错误的.出于好玩,他还可能学会了骂人.这时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心和耐心.

因为与人接触多了,孩子有了社会性的发展.孩子的人际关系又分为:亲子关系、幼儿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伴之间的关系.如果父母对孩子不够关爱,会造成孩子的情感饥饿;如果孩子害怕老师,可能会对以后的上学产生情绪障碍;如果处理不好与别的小朋友之间的关系,那么孩子可能养成孤僻的性格.

无论哪一种人际关系没有处理好,都或多或少会对孩子的人格产生影响.所以,父母不但要注意与孩子间的亲子感情,同时也要关心孩子在幼儿园或在同伴面前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