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早晨6点至10点这段时间最适合晒太阳.此时阳光中的红外线强,紫外线偏弱,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再有下午4点至5点也是晒太阳的最好时间,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增强体质,促进骨骼正常钙化.但夏季日照时间较长,下午4-5点又正是热浪滚滚的时候,晒太阳的时间可以稍稍推后一点.
春、秋季节一般在10点-11点;夏季一般在9点-10点.
每次晒太阳的时间长短随宝宝年龄大小而定,要循序渐进,可由十几分钟逐渐增加到半小时或1小时为宜.晒后注意补水.特别强调的是,照射的时间要逐渐延长,可由十几分钟逐渐增加至1小时,最好晒一会儿到荫凉处休息一会儿.晒太阳时,如果出现头痛、头晕、心慌、皮肤潮红或灼痛等反应,应立即到阴凉处休息.并给予清凉饮料或淡盐水,或用温水给小儿擦身.
在冬季,有三个时间段比较适合晒太阳:
第一阶段为上午6~9时,这一时间段阳光以温暖柔和的红外线占上峰,紫外线相对薄弱.红外线温度较高,对人体主要起温热作用,可使身体发热,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人体活力.
第二、三阶段分别是上午9~10时,和下午4~5时,这两个时间段的照射特点是紫外线中的A光束成分较多,这时是储备体内“阳光维生素”——维生素D的大好时间;同时还可以促进肠道钙、磷的吸收,增强体质,有利于促进骨骼正常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