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识字能力的教导方法

2013-03-03 幼儿教育 669人浏览

很多家长在宝宝能够说话看画的时候,父母就教宝宝慢慢识字了,希望宝宝赢在起跑线上.但是宝宝总是记不住,或是总是混淆,这是宝宝的智力发育问题还是教育方式的问题呢?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提高宝宝的识字能力呢?

也有的父母会疑惑——那么小就开始识字,是不是太早了?怎样才能做好孩子的识字教育?

识字的最佳年龄

相信这是每个家庭都关心的问题.从生理学上讲,儿童时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记忆力特别强的时期.

一些教学研究和实践证明,3岁是自然记忆能力和整体模式识别能力的最高峰,孩子能像认识其它物品一样自然接触和认识汉字;4~5岁的孩子普遍可以学认字,而且识字速度不比6~7岁的孩子慢.研究还表明,5岁多的孩子能学会汉字的大部分笔画,并且能运用笔划分析字形和书写.也有一些专家认为,从孩子有图案识别能力开始,就可以教他们识字了.也就是说,识字教育,在宝宝1岁左右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了.

教识字的最佳时机

当孩子有认字需要的时候,爸爸妈妈要尽量满足.孩子是好奇的.他看见了环境中的字,想知道是什么意思.这时,他需要认识这些字.在孩子有自己的需要时,他心情舒畅,学习效果也比较好.所以,父母一定要抓住孩子想要识字的时机,“趁机而教”.

教宝宝识字的方法

1)为孩子创造一个识字的环境

环境对于孩子认识字是第一重要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书面文字:电视里的广告文字、食品包装袋上的彩色文字、快餐店的店招、路边的路牌……这些,都构成了孩子识字现成而良好的环境.

爸爸妈妈完全可以看到什么就让孩子学什么,如看到来来往往的汽车就学“车”(汽车、火车、卡车、警车……);看到树就学“树”(杨树、柳树、松树、大树……).这样,一方面可以利用这些汉字的环境效应,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受来加深对汉字的理解;一方面,还能培养孩子爱观察、爱提问的好习惯.

此外,父母也可以自己在创造出适合孩子认字的环境,如在冰箱上、电视上贴上写着“冰箱”、“电视”这些汉语和拼音的纸片等.这些有意识的动作会让孩子对每天接触到的东西产生字面的理解,从而加深了印象.

2)利用图画故事书来教宝宝识字

不放过每一个给孩子读故事书、看图画书的机会.妈妈可以边点着书边给宝宝念;也可以把图画上、书本上的故事情节讲给孩子听,同时出示字卡,让他们在理解情节的同时记住汉字.

有时,也可以采取先背书后认字的方法.先给孩子反复说他喜欢听的故事,直到宝宝能够独立复述出来.这时再一起来看书,对号入座,找到字音所对应的字形.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按照文字的顺序,手指指准那个字,眼睛就要看那个字,并且此时孩子的注意力一定要集中.

当孩子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后,爸爸妈妈也可以用提字的办法.如,故事书中说到了小牛,就把“牛”拿出来,问宝宝牛吃什么呀?宝宝说:“吃草!”那就再让宝宝认识“草”这个字.

3)识字卡片很重要

有心的父母可以自己制作许多图文并茂的识字卡片,或收集一些教孩子识字的图片.在日常生活中,时不时地通过卡片,以游戏的方法来教孩子认识汉字.孩子学得轻松,父母教得也轻松,更重要的是,能加深孩子对汉字的印象.

4)“动作”法

父母可以通过做动作来让孩子认识字.父母给孩子穿衣服的时候,就可以拿出写着“穿”字的卡片,然后做“穿”的动作,并让孩子也来做做“穿”的动作,达到让孩子既动手又动脑的效果.

5)儿歌学汉字

朗朗上口的儿歌、诗歌,是孩子喜欢并容易接受的.父母可以先教孩子念儿歌,让孩子把他喜欢的儿歌背出来,再慢慢地一个一个把儿歌里的汉字教给宝宝.

6)“找朋友”法

这是个利用认识的字来认识字的办法,适合于已经认识不少汉字的孩子.如果孩子认识了“青草”的“青”,再遇到“清水”的“清”,也许就能很容易读出来了.在此基础上,父母接着让他理解“清”是什么意思,是用在哪里的等等,就比较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