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喂养要避免肥胖和厌食

2015-04-23 人工喂养 304人浏览
 往往因疾病或其他原因迫使我们不得不采取人工喂养,有的妈妈这时会感到对不起自己的孩子,越是知道母乳喂养的好处,这种歉疚的情绪越重,甚至对自己的育儿也缺乏信心。母亲的这种不安心情是会影响孩子的,对孩子生长发育不利。事实上只要你是爱孩子的,不论采用哪种喂养方式都可以把孩子带好。人工喂养时也要把孩子抱起来,亲切地注视他的眼睛,温柔地和他说话,这样才可满足孩子心理上的需求,这种精神营养和奶汁(即生理营养)对孩子身心健康是缺一不可的。

  工人喂养儿应注意选择适宜的代乳品,配方奶粉应是首选。至于说吃进口奶粉还是国产奶粉应注意它的成分,而不仅仅看品牌。吃不同品牌的奶粉对孩子生长确实有不同的影响,但它们的不同源于生产工艺和配方。至于孩子是否爱吃某一品牌还和他最先接触的是哪一种有关,而含调味素的品牌会让孩子仅仅喜爱这一种口味,所以父母对最早的选择应慎之又慎,否则等你认为不满意想换其他品牌时会有困难。

  有的家长经常给婴儿换品牌,今天吃这种,明天就换另一种,造成孩子不适应或消化不良,这种作法是欠妥当的。

  人工喂养还必须注重食具的消毒。把住“病从口入”这一关。

  预防肥胖

  肥胖几乎都发生于人工喂养儿。其原因为:

  ①婴儿吸吮橡皮奶头比吸吮母亲奶头获得乳汁要容易得多,这样孩子吃奶不必花费很大的力气。而吸吮母乳所耗费的体力要大得多,如同大人做了一项体力劳动。虽然通过吸吮获得了营养,但付出的体力也消耗一定的热卡。所以吃母乳的孩子不会太胖。

  ②妈妈总希望孩子多吃一点。奶瓶中的奶量多少,吃进多少,剩多少一目了然,很多妈妈会千方百计让孩子把剩的一点喝完,恰恰每顿多吃的这几口就可能造成肥胖。

  ③有些妈妈怕奶稀,在奶中加健儿粉、米粉、糕干粉等。这些过早添加的谷类,一会造成腹泻;二会造成肥胖。还有一种家长怕孩子吃不饱,能加大奶粉的用量,使兑出的奶变稠。殊不知从小就给孩子种下了肥胖的根。

  1岁~5岁肥胖的孩子,长大后患高血压、肥胖、糖尿病的概率远远高于儿时正常体重的孩子。因此,要防患于未然就要从小做起。

  预防厌食

  较长时间超量喂养加重了孩子心脏、胃肠道、肾脏的负担,有些孩子会出现厌食。妈妈一看孩子吃的少了就着急,往往会采用强迫进食,从而加重了厌食。自古以来流传一句话“要想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说的就是不可过量喂养。

  牛奶消化时间比母乳长,间隔应在3小时以上。两次喂奶间要适量喂水。不能按书本上的量来强求孩子吃多少,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进食量。不可由于家长认为孩子吃的少就把奶兑稠或加糖。孩子的胃容量随着生长发育逐步加大,吃奶量也在不断增加,当我们看到孩子吃奶很顺利,吃后还要时,可试着加20~30毫升,但不可无限量地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