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喂养指导

2015-04-23 人工喂养 366人浏览
配奶前准备及奶粉配制

如果因某些原因,如产妇患病确实无法喂哺Baby时,可选用配方奶粉人工喂养。
配奶前准备及奶粉配制
清洁双手,取出已经消毒好的备用奶瓶。
参考奶粉包装上的用量说明,按Baby体重,将适量的温水加入奶瓶。
用奶粉专用的计量勺取适量奶粉(用刀刮平,不要压实勺内奶粉)放人奶瓶中摇匀。
将配好的奶滴几滴到手腕内侧,感觉不烫或不太凉,一般在40℃左右,便可以给Baby食用。绝不能由成人先吮几口后再去喂Baby,因为成人口腔内常常有一些细菌,会污染奶具,Baby抵抗力差,容易得病。
奶瓶是成滴滴出,而不是成线流出。
喂养的正确操作
喂养中的正确操作指导
给Baby喂奶,以坐姿为宜,肌肉放松,让Baby头部靠着育婴师(或产妇)的肘弯处,背部靠着前手臂处,呈半坐姿态。
喂奶时,先用奶嘴轻触Baby嘴唇,刺激Baby吸吮反射,然后将奶嘴小心放人Baby口中,注意使奶瓶保持一定倾斜度,奶瓶里的奶始终充满奶,防止Baby吸人空气。
中断给Baby喂奶,育婴师(或产妇)只要轻轻地将小指滑入其嘴角,即可拔出奶嘴,中断吸奶的动作。
喂养后的操作指导
与母乳喂养后的指导相同
喂完奶后,马上将瓶中剩余牛奶倒出,将奶瓶、奶嘴分开清洁干净,选用消毒锅消毒奶瓶,取出备用。
奶间补水。人工喂养的Baby可在两次喂奶中间适量喂1次水。

人工喂养的注意事项
避免配方奶温度过热烫伤Baby或因奶嘴滴速过快,Baby来不及咽下而发生呛奶。
避免奶瓶、奶嘴等用具消毒不洁而造成Baby口腔、肠胃感染。
Baby食量因生长阶段不同而渐渐增加,Baby1—2周时一般每次吃奶60~90毫升,3—4周时每次吃奶100毫升,以后再酌量增加,Baby存在个体差异,食量各不相同,一日总量按照150毫升-200毫升/每公斤体重大致计算,每餐吃奶量大致平均分配,但注意掌握总量。
喂奶时,产妇尽可能多与Baby目光交流,说说话,培养母婴感情。
若喂配方奶时间长,奶水渐凉,中途应加温至所需温度,再继续喂养。
由于Baby体质存在个体差异,有些Baby喂配方奶的时候,偶尔会出现过敏现象,所以应根据Baby的不同情况调整不同的配方奶。如果确认牛奶过敏,就应选择其他代乳品。
混合喂养指导
   混合喂养是指母乳量不足,需添加其他乳品或代乳品的喂养方式。混合喂养虽不如母乳喂养好,但比完全人工喂养好得多。可于每次喂母乳后加喂一定量(补授法),也可在一日内有数次完全喂牛羊乳代替母乳(代授法),但母乳次数不应少于3次/日,以防母乳量减少。
   混合喂养时一般应先哺母乳,将乳房吸空后,再给Baby补充配方奶。这样每次按时哺乳吸空,有利于刺激乳汁的再分泌,原则是Baby吃饱为宜。开始需观察几天,以便掌握每次喂哺的奶量及Baby有无消化异常现象,以无腹泻、吐奶情况为好。
溢奶及溢奶处理
溢奶的原因
  溢奶是指喂完奶后,奶液返流溢出。原因是新生儿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幽门括约肌相对发育完善,入口松、出口紧,所以容易发生溢奶,并且难以完全避免,因此一定要注意护理,尽量减少溢奶的发生。
  
溢奶的预防
喂奶前
  喂奶前尽量避免新生儿大哭,大哭使空气进入胃内,更容易引起溢奶,故应先让新生儿安静下来再吃奶。
喂奶后
  指导产妇进行拍嗝,避免溢奶。哺乳以后,应该为Baby正确地拍嗝(另见),若无气体排出,可为Baby换个姿势,继续拍5分钟(具体情况因人而异),拍完后将Baby放在床上,以右侧卧位为宜。
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新生儿因需用奶瓶吃奶,进气更多,因此在喂完后多拍一会,尽量使吸入胃内的气体排出。
因每个Baby的体质不同,故每次拍嗝不一定以拍出嗝为目的,有的新生儿拍完嗝后虽不打嗝,但不一定会溢奶,有的新生儿即使打了嗝也还会溢奶。所以一定要让新生儿吃完奶后右侧卧位,一是因为这个睡姿有利于胃容物更易流到小肠,另一方面即使发生溢奶,奶液也可顺着嘴角流下来,不至于呛入气管。

溢奶的处理
溢奶时
  若发生溢奶,应及时清理新生儿口腔及鼻腔中溢出的奶。如新生儿为仰睡,溢奶时可将其侧身,让溢出的奶流出来,以免呛入气管。如新生儿的嘴角或鼻腔有奶流出时,应先用干净的毛巾把溢出的奶擦拭干净,然后把新生儿轻轻地抱起来,按拍嗝时的体位(竖抱)拍其背部一会,待新生儿安静下来(睡熟)再放下。
溢奶后
溢奶后一定要及时清理干净新生儿口鼻中溢出的奶,以防吸入气管。
清洗擦拭过溢奶的毛巾及被溢奶湿污的新生儿衣服、小被褥等,应清洗后晾干备用。
若溢奶严重,应告知健康顾问排除Baby疾病可能。
呛奶及呛奶处理
呛奶的原因
   呛奶与新生儿消化道结构有关,新生儿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幽门括约肌相对发育完善,入口松、出口紧,喂奶时乳汁呛入气管就造成呛奶。
  
呛奶的预防
新生儿呛奶多为生理性的,因此在新生儿喂养的过程中应按照防止溢奶的护理。
人工喂养的奶嘴开孔要适度,选择仿母乳奶嘴。一次喂奶量不宜过大。喂奶时奶瓶中的奶应该完全充满奶嘴,避免同时进入空气。喂奶后不宜过多变动新生儿体位,以免发生吐奶,预防呛奶的发生。
呛奶的处理
发生呛奶后不能等待,应该进行紧急处理。
新生儿呛奶后表现出呼吸道不通畅,憋气,面色红紫,哭不出声。此时应将新生儿面朝下,俯卧于产妇腿上,为保持新生儿呼吸道平直、通畅,新生儿的体位要取头低脚高位,以利于呛入的乳汁流出。
紧急处理应该等到新生儿哭出声来,憋气情况明显缓解,才能告以段落。
如果呛奶情况紧急,以上处理无效,则应该一边处理,一边紧急安排车辆送医院,但是即时是送医院,也一定同时继续以上紧急处理操作,决不能坐等医院处理。

Baby奶具及生活用品的清洁及消毒
  Baby奶具由育婴师负责清洁与消毒,消毒程序严格按照奶具消毒器使用说明书。此外,喂奶毛巾等小物件也由育婴师协助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