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小儿常见皮肤病和预防

2015-04-27 乖乖宝宝 342人浏览

夏季不但易诱发小儿多种皮肤病,而且还易使原有的皮肤病加重,目前正是夏令季节,小儿监护人应学习一点医学知识,注意防治以下几种夏季小儿常见的皮肤病。

一、接触性皮炎 是指皮肤或粘膜接触刺激物或致敏物,在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慢性炎症反应。其特点是,接触致敏物后局部发生皮炎,境界局限鲜明,有水肿性红斑、水泡、丘疹、糜烂等,自觉瘙痒、或灼热感,多在暴露部位,手足部明显,起病突然,夏季尤为多见。能引起本病的致病物种类繁多,如有毒性刺激物、毛虫、沙土、荨麻、银杏等。本病具有自限性。仅发生在婴幼儿臀部与尿布接触部位的尿布皮炎,是由于不洁,粗糙的尿布频繁刺激及大小便浸渍引起。本病去除致病物通常数日至2周即可痊愈。治疗 一般去除原发性刺激物,瘙痒时外用炉甘石,或派瑞松。尿布皮炎可在婴儿清洗臀部后,涂抹食用淀粉。

二、汗疱疹:俗称“痱子”,是夏天幼儿最常见的皮肤问题,多见于脖子、前胸及后背,大片状的红疹子,有搔痒。首先要注意预防,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常洗澡、穿轻薄、透气的棉质衣服。如果汗疹已经发生,采用上述方法都不奏效,不妨去看看皮肤科医师。

三、荨麻疹俗称“风疹块” 主要是组胺等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后引起的小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扩张,使皮肤组织和粘膜处发生局限性水肿。食物、动物皮毛、花粉、感染等均可诱发。其特点是,自觉皮肤瘙痒,迅速出现风团,局部或者全身,皮损此消彼起,大都发病突然,单个风团通常在数小时内消退,毫无痕迹,持续24小时以上的风团相当少见。病程通常1~2周。有时伴有腹痛、心悸、呼吸困难。部分患者伴有低热,但若体温高于38.5.C时,应考虑有感染的可能性。本病相当常见,尤为夏季。反复发生风团达6周以上,一般即可诊断为慢性荨麻疹。预防 避免各种诱发因素。治疗 皮肤瘙痒者外用炉甘石洗剂,或口服扑尔敏,百为坦。较重者给予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地塞米松等静脉点滴。对发热,全身中毒症状者加用抗生素。腹痛者服用654—2。

四、丘疹性荨麻疹 由昆虫叮咬后所致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其特点是,皮损主要四肢和腰部,常成串或成簇排列的圆形或梭形样的丘疹,部分顶端有水泡,剧烈瘙痒。夏秋两季较多,患者多为儿童和少年。病程多为1~2周。预防 避免到昆虫滋生地。治疗 局部外用炉甘石,或派瑞松止痒。继发感染时,外用百多邦。

五、微生物感染性皮炎 夏季天气炎热,汗液浸渍皮肤,尘螨黏附,容易招损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真菌感染,引起毛囊炎、脓包疮、疖等。预防 勤洗手、勤换衣,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治疗 细菌感染可外用红霉素软膏,百多邦或妥布霉素。

六、汗液障碍类皮肤病 在高热天气下,小儿汗液排泄不畅,积于皮内而成,如痱子、汗疱疹等。预防 通风降温,衣着宽敞透气,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清洗后扑撒痱子粉或食用淀粉,预防痱子的发生。治疗 局部外用炉甘石洗剂,感染外用百多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