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药物半衰期
根据药物在体内清除的理论,每一种药物都会有半衰期,通常会在药品说明书里注明。那么了解药物的半衰期有什么用呢?
一般认为,经过 5 个半衰期左右,药物就能从体内完全清除,就可以恢复哺乳了。例如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说明书里标注的半衰期是 6 个小时左右。而 5 个半衰期的时间后,可以认为药物在体内基本清除,因此用半衰期的数值 6 乘以 5,就能算出,一次服药后大概 30 小时,药物可以从身体里清除干净。
也就是说,服用左氧氟沙星后,30 个小时左右就可以恢复哺乳。
2. 了解药物剂型
药物剂型通常分为「速释剂型」和「缓 / 控释剂型」。
以片剂为例,普通片通常都是速释剂型,需要一天多次吃药;缓 / 控释片通常为长效剂型,常规一天吃一次药就行。
哺乳期妈妈用药时,应选择速释剂型,尽量避免缓 / 控释剂型,以防药物在母体内停留时间太长。
3. 推荐哺乳期的妈妈接种流感疫苗
哺乳期妈妈另外要注意的是,6 个月以下的宝宝不适合接种流感疫苗,他们对流感的抵御能力更需要依靠妈妈,因此推荐哺乳期的妈妈接种流感疫苗。
同理,为了防止家人患流感而把病毒传染给小宝宝,家中照顾宝宝的看护人员也应该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4. 影像检查和麻药不会影响到吃母乳的宝宝
哺乳期拍片和看牙也让很多妈妈纠结。事实上,做 CT、X 光和核磁共振的过程中,身体会承受一定的辐射,但它不会影响之后的哺乳,妈妈可以不用担心。补牙的过程中会用到麻药,但补牙使用的麻药在体内代谢很快,也不会影响到吃母乳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