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吃不香” :孩子不肯吃饭,烦燥不安,甚至不愿进水,老说口腔疼痛;起病时有发烧,多数为高烧,在口腔内可见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周围有红晕,破溃后易形成溃疡,有黄白色纤维素分泌物覆盖。口唇、舌及颊黏膜均可见到大小不等的疱疹和糜烂或溃疡;
2.“受不了” :孩子胃肠功能紊乱,诉说腹部饱胀不适,或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
3.“拉不出” :孩子大便秘结,每隔3~7天才排便一次。大便硬结而量少,呈粟粒状,排便过程延长或排便困难,有的甚至一定要用开塞露才能把便便排出来;宝宝眼屎多,头面部长红色疹子。有的还伴有口臭,小便黄等。
4.“睡不好”:睡觉总是哭闹容易惊醒,烦躁不安,夜睡不宁,磨牙咬指等。
那喝奶粉出现这么多不适症状要如何预防和控制呢?
1.调奶粉时按一定比例调一点清火宝一起喝;
2.加菊花晶配奶粉一起喝;
3.每次调奶粉前用8-10朵胎菊开水冲泡,滤出所泡之水冲调奶粉喝,此法效果比较好;
4.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排便习惯;每天定时给宝宝喂食,更不要图方便一天到晚让宝宝穿着个纸尿裤;
5.控制孩子的零食,尽量少给孩子购买油炸和红烧食物等容易引起“上火”的食物。学龄前儿童少吃带果壳的食物,例如炒瓜子或花生等,平时应鼓励孩子多吃蔬菜和水果,夏天不让孩子猛喝冷饮。
6.在炎热季节,可给孩子喂些绿豆汤或绿豆稀饭,服些清热降火的中成药或煎药如夏桑菊颗粒、荷叶、紫苏、荸荠等,不仅可以清热降火,又可补脾养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