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长湿疹过敏是主因

2015-05-08 儿科疾病 263人浏览

什么是湿疹?

湿疹又称特应性皮炎,是一种皮肤的慢性炎性皮疹,也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其最初的表现通常是在面部、肘膝关节以及躯干出现红色小丘疹,并慢慢连接成片。受湿疹的影响,宝宝皮肤发炎并变得剧烈瘙痒,引起红肿、裂开、渗出、结痂和鳞屑。

三大湿疹认识误区

1、湿疹是宝宝小时候的毛病,长大了自然就好了

错,孩子的湿疹会消失,过敏却难以痊愈。

虽然湿疹是宝宝从出生到1岁左右最常见的过敏症状,也就是说,湿疹的高发年龄在1岁前后,但仍有16%的学龄儿童罹患这一疾病。

同时,湿疹症状消失后不代表宝宝就不再出现过敏反应:事实上,一旦形成过敏体质,在婴幼儿体内、体外的环境均发生变化后,新的过敏现象会接踵而来。高达80%患湿疹的儿童以后还会患上过敏性鼻炎或者哮喘,因此,早期过敏表现可能预示了以后发生过敏疾病的风险。

2、湿疹主要是由于潮湿闷热造成

错,湿疹是过敏反应在皮肤上的一种表现,并非因为婴幼儿消化不良,或者因潮湿所致。

潮湿会加重湿疹的症状,但并非湿疹的病因。同时,由于患上湿疹的宝宝往往会变得皮肤干燥、瘙痒,爸爸妈妈们还需要时刻注意保持宝宝皮肤的湿润,以缓解症状。

宝宝的湿疹主要成因是食物过敏,其中普通配方的牛奶又往往成为"罪魁祸首"。婴儿最早接触的最常见过敏原--牛奶蛋白,往往就是在产科住院期间,这也是婴儿最易对牛奶蛋白产生敏感的时期:1滴(约1ml)普通牛奶,足以让敏感婴儿致敏。而出生后第一周婴儿接触普通牛奶蛋白配方,其过敏风险是母乳喂养的4倍。

3、讲究卫生就不会得湿疹

错,这是一个有趣的悖论:越是卫生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出现过敏的人就越多,正好跟传染性疾病相反。

这是因为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一些细菌的侵扰,对我们健康成长、抵抗过敏性疾病的干扰是有益的。因此,宝宝如果长期处于过于卫生的环境,身体得不到接触细菌的机会,免疫能力得不到锻炼,体质就会越来越敏感。

所以"无菌"环境并不利于宝宝的健康,年轻父母们在保持清洁卫生的同时,要注意把握"度",避免过多使用消毒剂、去污剂、抗菌洗涤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