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的图像和文字必须韵含默契,像呼吸、像音乐、像双打运动员般紧密配合,方能让小读者轻松愉快地阅读。
幼儿对外在世界的认识,是从整体来掌握感觉,而非由细部思考分析的。
这种特质使小孩在情境中,很少冷眼旁观,而经常以〔飞蛾扑火〕的热情,全情投入地参与。在与大人共读绘本时,他们不仅在听一则他人的故事,他们会与故事中的角色合而为一,亲历其境地体验这段故事。
这是幼儿喜欢重复听一个故事的原因之一。每一次聆听,对小孩而言都是新的感受经验。因此,大人与小孩一起阅读绘本时,不要先读文字,要让他们先看图画。预留空间,让孩子的想象驰骋,掌握绘本的整体意境。在诵读文字的时候,我们应忠于原味,既不偷工减料,也不加油添醋。
这样,小孩才可以体会到绘本的文学及秩序之美,掌握绘本的整体意境。
绘本为小孩提供丰富的体验,体验到的感受经过时间沉淀,便会慢慢化为知识和智能。在阅读之后,大人应避免说教,急不及待地说明、询问、考试。我们应把看书、听故事的主权还给孩子,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反刍绘本。大人可以〔坐看〕绘本的种子,在孩子的生命中发芽、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