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皮肤病,通常小孩子比较容易得水痘.病原体为水痘一带状疙疹病毒,病毒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染,群体性单位易造成流行.任何年龄均能受到传染,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发病较多,易感儿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发病高峰在冬春季节.患水痘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但以后有可能发生带状疙疹.
一、临床表现
1.典型水痘
潜伏期为10-21d.起初感染时多发生水痘,如反复感染后可以出现带状疤疹.易感儿与带状疤疹病人接触.也可以发生水痘.皮疹出现的前1-2d,患儿可先有发热、食欲差等表现,随后出现皮疹,皮疹以躯干、头面部、四肢近侧等处多见,四肢远端较少.皮疹分批出现,初起为红色小丘疹.数小时内转为椭圆形的、表浅的、有薄膜包围的疤疹,2-3d后,疤疹逐渐变干.中心凹陷,最后结痴,再经数日或一周后脱落,不遗留瘫痕.在口腔、咽部、结膜和生殖器等处也可以见到上述皮疹出现.
2.重症水痘
多发生在白血病、淋巴瘤等恶性病或免疫功能受损患儿,表现为大疙型疤疹或出血性皮疹,并出现高热和全身中毒症状.
3.先天性水痘
如果孕妇患水痘,可以经过胎盘传给胎儿,出现先天性水痘综合征或新生儿水痘.
4.并发症
常见继发性皮肤感染,偶尔可见肺炎、多发性神经根炎、脑炎、血小板减少等.
5.辅助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从水疙样疹基底部刮取标本涂片进行细胞学染色,可见有多核巨细胞及核内包涵体.对刮取的标本用免疫荧光抗体染色法进行检查,可证实是哪一种病毒.用PCR技术检测患儿呼吸道上皮细胞和外周血白细胞中的特异性病毒DNA,是敏感快捷的早期诊断方法.
二、治疗
1.一般治疗
保持水人量,对发热不适者可用对乙酞氨基酚(扑热息痛),也可作冷敷.
2.特异性治疗
阿昔洛韦(无环鸟昔)是首选药,治疗越早越好,病情轻者口服阿昔洛韦每日80mg/kg,对免疫健全的儿童水痘病例有适度的益处而且无毒性,但只有在水痘发病后24h内开始治疗才有效.病情重者一般应在皮疹出现后48h内开始静脉滴注,<1岁每次10mg/kg,>1岁每日500mg/m2,每8h静脉滴注,疗程7d或至无新的皮疹出现后48h.皮疹局部可涂3%阿昔洛韦软膏.
3.其他治疗
早期使用a一干扰素能较快抑制皮疹发展.加速病情恢复.也可以用维生素B12抓肉注射,通过抑制水痘病毒对核蛋白代谢的障碍作用,加速临床症状缓解.因脑炎出现脑水肿颅内高压者应脱水治疗.皮质激素对水痘病程有不利影响,可导致病毒播散,一般不宜用.水痘免疫球蛋白对已经发病的病人无价值.皮疹局部可涂5%碳酸氢钠液、炉甘石洗剂.疤疹破裂后,可涂1%甲紫,继发感染者局部用抗生素软膏或口服抗生素.还可用清热解毒的中药.
三、护理
1.患了水痘的病儿一经确诊,立即在家隔离直至全部结痂.水痘虽然症状较轻,一般都能顺利恢复,但它的传染性很强,而且水痘在目前还未普遍施行自动免疫,因此预防水痘,主要靠隔离好病儿,尽可能避免健康儿童与患水痘的病儿接触.
2、发热时要让病儿休息,不要服用退烧药,因会产生并发症,容易引起脑炎.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饮食,要多喝开水和果汁水.
3、温水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减少感染危险.饮食清淡,不吃易发物,如:牛肉、鱼虾蟹、牛奶、鸡蛋等.
4、谨防病儿用手抓破痘疹,特别是注意不要抓破面部的痘疹,以免疱疹被抓破化脓感染,若病变损伤较深,有可能留下疤痕.为了防止这一情况发生,要把孩子的指甲
剪短,保持手的清洁.可缝制一副毛边向外的手套,戴在病儿手上.如果疱疹破了,可涂1%的紫药水,如有化脓可涂抗生素软膏.
5、病儿的被褥要勤晒,衣服要清洁宽大,防止因穿过紧的衣服和盖过厚的被子,而造成过热引起疹子发痒.
6、个别水痘病儿可合并发生肺炎、脑炎.如发现病儿高热不退、咳喘,或呕吐、头痛、烦躁不安或嗜睡,应及时找医生诊治.
四、预防
1、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带孩子串门时要注意孩子中是否有“水痘”病原体携带者.
2、如果自己的孩子已经传染“水痘”,为了全体孩子的健康,不要隐瞒,请告诉孩子所在班的老师,并听从老师对孩子的隔离指导.
3、水痘的潜伏期为13--17天,接触病儿者,应隔离,观察3周,无病象才能到学校上学.
4.了解有关的“水痘”方面的卫生知识,不要将前期症状错认为感冒,及时发现,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