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3阶段激素变化说说看
孕早期激素的变化
受精卵发育成胚胎植入子宫内膜的同时,受孕的卵子周围的细胞会分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HCG可以维持和延长黄体(卵泡在释放成熟卵细胞后形成的能分泌孕酮的细胞群,呈黄色),使黄体直到孕后第7~9周才萎缩。没有黄体,就无法维持早期妊娠。
黄体的主要功能是分泌孕酮与雌激素,这些激素维持子宫内膜(位于子宫壁的腺性黏膜)生长,阻止月经来潮。孕酮和雌激素还能作用于子宫内膜,使其增厚,尤其是胚胎下面的部分。受其影响,胚胎便长入子宫内膜,伸出根状茸毛,进入子宫内膜的血管,形成胎盘。
孕中期的激素变化
孕12周左右,胎盘完全形成。胎盘是一个富含血管的器官,在妊娠的最初几周形成,为胎儿提供氧气、营养和其他物质。胎盘也能分泌维持妊娠的重要激素,主要有4种:HCG、孕酮、雌激素和人胎盘泌乳素(HPL)。
1.HCG
HCG对于早孕极为重要,它能够维持黄体,直至胎盘可以完全分泌孕酮和雌激素。
2.孕酮
孕酮有助于胎盘植入,维持子宫内膜并使其增厚;可以刺激乳腺发育,为产后哺乳做准备;还有研究者认为,孕酮在抑制母体对胎儿抗体的免疫反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另外,其在分娩中也起一定作用,可帮助婴儿出生。孕酮在早期妊娠时由黄体分泌,孕7周后由黄体和胎盘共同分泌,孕12周后完全由胎盘分泌。
3.雌激素
雌激素在孕期刺激子宫生长,从而支持着不断长大的胎儿。雌激素同样可以刺激乳腺。妊娠期的雌酮和雌二醇水平增长到平时的100倍,雌三酮水平升高达千倍。
4.人胎盘泌乳素
能刺激乳房组织生长和发育,为哺乳做准备,还在孕期新陈代谢中起一定作用。
孕末期激素的变化
除上述雌孕激素的继续作用,在孕末期,还有松弛素产生,松弛素是一种多肽类激素,有研究认为它来源于卵巢,胎盘不产生松弛素。松弛素对于子宫的收缩有调节作用,具体的作用机理仍待研究。
孕末期机体还产生催产素和前列腺素,这两种激素与子宫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帮助子宫有节律地收缩,发动分娩。
孕期激素到底惹了哪些“祸”
早孕期恶心、乏力、嗜睡等早孕反应
体内的激素分泌状况在孕期发生了变化,最先表现出来的是生理上的反应,接着情绪也开始出现波动。早孕期很多孕妇会出现妊娠反应,研究发现,恶心、呕吐症状一般从怀孕后6周左右开始出现,到怀孕3个月时逐渐消失,而这与HCG的分泌情况相一致,因此有专家认为,孕早期孕妇感到恶心、呕吐正是HCG造成的,而其他激素可能也起了作用,因为有些孕妇在怀孕3个月以后仍然有恶心的感觉,有的甚至持续整个怀孕过程。
HCG是前3个月里保证怀孕顺利进行的关键,所以,有早孕反应固然难受,却也表明小宝宝已经在子宫里安全地安了家。
孕中期面部长斑、腰酸背疼、刷牙出血
这几种现象主要与雌激素的分泌大量增加有关。雌激素能够促进子宫以及乳房的成长,保证子宫供血充足;它还对韧带和骨盆发生作用,使韧带松弛、关节支撑能力下降;怀孕末期雌激素分泌达到高峰,与此同时黄体酮的含量则下降,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分娩。
雌激素还能促进与皮肤色素相关的激素的分泌,由此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孕妇的乳头颜色变深,而且脸上容易长妊娠斑。
雌激素使牙龈肥大、充血,所以有的孕妇在刷牙时会有牙龈出血。孕前清洁牙石,孕期保持口腔卫生,可以有效防止孕期刷牙出血。
雌激素是类固醇的一种,因此在怀孕期间哮喘、湿疹、关节炎等依靠类固醇药物治疗的疾病都能有所好转。
由于雌激素引起韧带放松,对关节的支撑能力下降,因此你时常会感到背痛,尤其是晚上,疼痛的感觉会更强烈。
另外,孕妇体内雌激素发生异常升高,还可导致妊娠期鼻炎。妊娠期鼻炎也被称为血管舒缩性鼻炎,表现为鼻塞、鼻腔充血、出血。对于妊娠期鼻炎,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性措施,一般可对症处理。针对鼻塞、流涕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滴鼻药剂,但一定不要自行服药。
孕期精神倦怠、反应迟钝、脚踝肿胀、手腕胀痛、便秘
孕酮也是保证怀孕能够顺利进行的激素之一。孕酮的分泌量在排卵期期间不断增加,以便让子宫内膜做好准备迎接新受孕的卵子。怀孕期间,孕酮不仅能够放松子宫部位的肌肉防止宫缩,而且对于全身肌肉的放松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腹部肌肉的松弛会减慢食物消化的速度,而这也就造成了反应的迟钝。孕酮还能扩大肾脏,这就是孕妇晚上觉得尿量增加的原因。血管扩大则导致血液流速减缓,所以当孕妇站立的时候更容易出现静脉曲张、脚踝肿胀。此外,还会造成血压下降,因此如果孕妇感到热或站立时间过长都会感到瞌睡。
孕酮会参与机体代谢水钠,造成水钠潴留,从而导致脚踝肿胀。
孕酮减少子宫平滑肌的收缩,防止流产,但也抑制了胃肠平滑肌收缩,造成腹胀与便秘。孕妇不能随便用泻药,像蓖麻油、番泻叶这样的刺激性泻剂,会引起子宫收缩;可以使用乳果糖、山梨醇、盐水等渗透性泻剂,可使肠腔内水分聚集增多,使肠道扩张、蠕动加快而排便,粪便软化剂也可用于孕妇。
激素水平变化还会影响孕妈妈的情绪
怀孕期间体内激素水平的显著变化,可以影响大脑中调节情绪的神经传递介质的变化。孕妇可能在怀孕6~10周时初次经历这些变化,之后当开始为分娩做准备时,会再次体验到这些变化。有时候孕妇会突然之间变得焦虑不安,或没由来地想哭,这不是某一种激素的作用,而往往是几种激素同时在发挥效力。不过上述情况也并非绝对。某些激素不仅不惹麻烦,而且能让孕妇倍觉安祥,并且在保证孕期健康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所以,丈夫在妻子怀孕期间以及产后都要密切关注妻子的心理变化,尽一切可能关心她、体贴她,减少不良刺激,使之保持愉快心情和稳定情绪。孕妇自己也应该放松心情,日常适当地进行户外运动,如短途旅游、做孕妇操、游泳等,参与一些社交活动。另外,足够的营养和充分的休息也有助于避免心理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