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叫肺透明膜病,是指宝宝出生后不久即出现呼吸困难、面色青紫、呼吸衰竭这些症状。多见于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儿,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患糖尿病的母亲生产的宝宝、剖腹产的宝宝、多胎等,发病率也比较高。它最主要特点是肺发育不成熟、进而导致的进行性肺泡不张、肺液转运障碍、肺毛细血管-肺泡间高通透性渗出性病变。
病因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情况分为3种:早产儿、糖尿病孕妇生产的婴儿及宫内窘迫和出生时窒息儿。
1、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由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引起。早产儿的肺发育较足月儿更不成熟,所以容易发生呼吸窘迫。出生后早产儿的肺仍会继续发育,只要能度过易发呼吸窘迫的高危时段,存活率将大大提高。
2、糖尿病孕妇生产的婴儿: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准妈妈血糖高,胎儿的血糖也随之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影响了肺的发育。
3、宫内窘迫和出生时窒息儿: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呼吸循环障碍。简单来说任何原因造成胎儿出生时无呼吸的,或出生数分钟后发生呼吸抑制的,就是新生儿窒息。胎儿若因宫内窘迫长期处于缺氧状态,会影响其肺部的发育。
剖腹产宝宝易患呼吸窘迫综合征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中国近一半分娩通过剖腹产完成,剖腹产率为世界第一。研究发现,随着剖腹产率的增加,特别是选择性剖腹产率的增加,新生儿患上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率的增高已不容忽视。
如果孩子还未足月就被剖出来,很容易导致婴儿患上呼吸窘迫综合征。专家解释,患上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因为新生儿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导致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等一系列症状。在自然分娩过程中,有规律地宫缩可使胎儿产生一定应激反应,紧急促进肺成熟;而宫缩时产生的激素也会让胎儿做好出生的准备,使肺泡更富有弹性,对新生儿的肺部发育大有益处;而剖腹产的孩子未经产道挤压,不能完全排胎肺液,出生后有的不能自主呼吸,所以容易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
准妈妈需做的2重疾病预防
每个准妈妈,都希望自已的胎宝宝健健康康的,要在分娩前就做好充分准备,降低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几率。准妈咪只要做好产前和产后的预防,就会降低呼吸窘迫发生的几率。
1、产前预防:准妈妈要按时去产检,关注胎宝宝成长。如果产前检查被诊断为高危妊娠的准妈妈,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通过治疗,能有效预防早产、难产等情况的发生。
不是高危妊娠的准妈妈也要定时进行产检,并监测好胎动、胎心,如果胎儿在宫内有什么情况能通过胎动显示出来,胎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看出宝宝是否正常。在孕中、晚期,产检时需要做胎心监护,以监测胎儿的发育情况,看是否正常。
2、产后预防:被诊断为高危妊娠的准妈妈,产科医生将会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分娩时出现意外,并对分娩出的宝宝进行提前干预。医生对早产儿或低体重儿等高危宝宝进行详细检查,提前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