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长时间的阴沉多雨天气除了让人出行不便之外,更给人的身体带来了隐患,专家提醒,在这样的天气里,不要让皮肤病和妇科病找上你。
污水感染引发皮肤病
暴雨导致很多地方出现水浸街的现象,不少市民不得不“淌水”上下班。也因为这样,一些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皮肤病症状,有的长红斑,有的足部极度瘙痒,还有的出现皮肤糜烂现象。
陈女士最近每天都得淌着渍水上下班,为此,她不得不换了凉鞋,有时候甚至赤足上阵。前日,她发现双脚出现浸渍、糜烂症状,又痒又痛。到医院看病时,医生说是因为过多接触渍水引起的间擦疹。皮肤科主任介绍,雨后渍水(尤其是马路边的积水)就像是一个小型的“生化池”——细菌、真菌、油脂等应有尽有。一旦过多接触渍水,会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引起真菌、细菌感染,导致间擦疹发生,也很容易导致湿疹、皮炎等皮肤病。而最易“受灾”的双脚,由于长时间浸泡,极易受到各种微生物的侵袭而患足癣,或令“癣情”加重。一些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水疱甚至肿胀。
因此,下雨弄湿脚后,尤其是淌过渍水后,应尽快用清水把腿脚洗净擦干,换下被污水弄湿的鞋袜和衣裤,保持皮肤干爽。洗净后的衣物最好能在阳光下暴晒,但是就最近的这种天气,人们也只能望雨兴叹。“这时可以采取如空调、烘干机等方法吹干衣物,以此来预防皮肤病。”陈志和建议。雨水浸泡过鞋子必须认真洗干净、吹干后再穿,不然很容易感染真菌。一旦出现脚部发痒的症状,尽量不要去抓、挠,以免加重病情。若出现皮疹,要及时就医,遵照医生的诊断适当用药。
皮肤专家还建议,平时指(趾)甲剪得不要太深,不要用手去拔手上或脚上的倒刺;患有过敏性皮肤病的人,不宜吃刺激性食物及腥膻发物,多饮用温开水,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保持皮肤干爽,及时更换衣物、鞋袜,内衣袜子分开泡洗,用开水烫洗杀菌,从而防治真菌的滋生。
潮湿天易诱发妇科病
小王最近备受外阴瘙痒困扰。她向医生诉说,在小便时,尿道有烧灼感,白带也明显增多。妇科主任指出,外阴炎、阴道炎等妇科炎症在潮湿天气容易侵袭女性,像小王这样的患者不在少数。其症状有特殊瘙痒、白带增多、有异味、灼痛等不适。妇科病发病原因多为真菌感染,而真菌最容易引起外阴瘙痒。
妇科主任指出,在潮湿季节,尤其要预防妇科病。在当前这个季节,重点其实是保持内裤的干净和干爽。如果内裤晾了两天都不干,就要用烘干机或电吹风把内裤弄干再穿。若患上妇科病,使用过的内裤和毛巾务必进行消毒处理。最为简单的方法是用开水煮沸——将内裤洗净后放在沸水里烫10分钟或煮一煮,这样能很好地杀菌。如果是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内裤和毛巾则需要消毒30分钟以上。此外,患有阴道炎的女性不要穿不透气、裆部紧绷的内裤,宽松全棉内裤是较好的选择。
预防妇科疾病,关键要注意一些生活细节
1、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外阴的清洁干燥。张教授特别提醒,清洗阴部时用清水即可,市面上过度宣传的一些消毒液会破坏阴部的酸碱平衡,削弱其屏障作用,使有害微生物易于入侵而引发疾病,不宜过度使用。
2、内裤必须单独洗,不要扔在洗衣机里洗。洗后的内裤要放在太阳下暴晒。
3、要特别注意月经期卫生,卫生巾要选用质量好的,而且要勤换,否则有可能会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
4、注意经常锻炼,劳逸结合,避免久坐不动,提高抗病能力。
5、避免滥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会破坏阴道的有益菌群,诱发念珠菌阴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