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九成药没有“儿童装”
“小儿酌减”“遵医嘱”……昨日,记者走访三经街、十三纬路多家药店发现,儿童装的药物很少,九成药物的使用说明上只是写着“小儿酌减”等字样。西药中,儿童药多是头孢颗粒等常规药,中药只有感冒颗粒、儿童咽痛颗粒等冲剂。
医院里如何呢?在一家省级医院儿科病房,记者看到其儿童药品种类比较齐全,但专用药剂常处于断药状态。一种关于血小板的儿童药,剂型只有胶囊。还有一种治疗心功能不全的药物,其药理作用和毒性作用几乎等同,用量极其严格,患儿每次只能用二十分之一,因为没有儿童剂型,只得将片剂研成粉末分成20等份。而免疫抑制剂、肿瘤用药等几乎没有儿童版。
随访:凭感觉估摸用药量
如何给孩子喂药?当日,记者随机采访了10名家长。“估摸一下量”,“凭感觉”“掰成几分之一”“胶囊药粉倒出来分成几份”,家长们各自道出自己的“绝活儿”。
冯女士说,两岁半的儿子每次一生病,如何吃药就成为全家关注的焦点。每次,怕在用量上不准确,有时夫妻俩分成几份后,孩子的爷爷奶奶还要进一步“验证”。有次儿子感冒,医生给开了4包药,让分3次喝。冯女士就让老公将其中的颗粒一粒一粒地数,数好总共多少粒,然后再除以3。颗粒状的好分,但遇到是药片的话,分成两半还好分,如果是1/6片,如何分均匀,则不容易。最难的是胶囊,如果一个胶囊要分成几次服用,就要将药粉倒出来,分成几小堆……
专家:“酌量减半”极不科学
很多药品说明书没有儿童用药剂量规定,或以“酌量减半”或“减量”标注,更多的只有一句话: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专家解释,很多家长的精密计算,如果不考虑综合因素的话,也存在很多误区。以常见的一种抗生素头孢克洛为例,按儿童体重来算,每公斤体重服用50至100毫克药,但如果孩子比较胖,体重较重的话,还要考虑到年龄这个因素。仅按体重一项,有时会算出比成人量还多的错误结果。
相关知识
科学计算小儿用药剂量
第一种方法:按体重计算
小儿用量=成人用量×小儿体重(kg)/成人体重(50或60kg)
第二种方法:按体表面积计算
60kg体重的成人体表面积按1.70m2计算。
小儿体表面积计算公式为: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1529小儿每日药用量=成人每日药用量×小儿体表面积÷1.7
注意:公式中体重最好是实测体重。如不能实测,则按体重(kg)=年龄×2+7估计。
以上几种计算结果可互相参考。
父母自己掌握了小儿服药剂量的计算方法以后,在对医生开出的药物服用量有疑问时,也能进行核算,以确保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