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有专家表示,学校第一、二周课程安排不宜太紧,多安排班会等让学生交流心得,慢慢融入。而家长在应对“开学恐惧症”时,需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帮孩子克服。
案例一:转学生害怕陌生环境
北师大翰林学校小学四年级(10)班,是今年才开设的新班,班内学生均来自全国各地。记者了解到,在这个班里,由于换了新环境,同学们之间又相互不认识,有一部分孩子不太适应。原来在厚街卓恩学校就读的小宇就出现了不适。“今天爸爸送我来的,现在他走了,我有点想他了。”同样从南城五洲小学转学而来的小倩也对老师说:“刚刚过完寒假,从家里过来上学,我害怕在生活上不适应。”
案例二:初三学生不堪考试压力
虎门某初中的三年级的学生小璐因为即将面对中考也出现了不适。“她这几天没胃口吃饭,没心思睡觉,整天饱受开学的折磨。”小璐的妈妈担心地说,小璐进入初中最后一学期,一想到要回学校参加不同科目的考试,心里就无比沉重。因为心绪不宁,腿还有些发肿。“我们带她去看医生,医生说可能是坐得太久了,血液流通不畅导致的”。
学校:前两周多举行交流会 安排功课不要太多
记者了解到,不少学校都有自己应对之策。如北师大翰林学校本学期开学的第一课,就要求班主任老师采取召开谈心会、茶话会、收心会等多种主题班会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组织学生开展分享假期趣事、“晒春节”等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融洽关系、消除“开学恐惧症”。
对此,东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常任理事曾老师表示,新生和低年级学生是“开学恐惧症”的易发群体。不过,平时在学校经常受到老师批评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以及少量过于追求完美的优秀生也会出现开学不适的困扰。
老师在开学第一、二周里,可以举行班会让孩子们多进行假期心得交流,安排的功课不要太多,让学生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多设计幽默诙谐的教学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他也强调作为学生本人,自我调节也很重要,学生自己要订一些计划调整生活、学习状态。
家长:提前营造开学氛围 帮助孩子调整好生物钟
家长应如何帮孩子避免或克服“开学恐惧”呢?心理咨询师何欢昨日向记者介绍,年龄较小的小学生想要克服“开学恐惧症”,关键在于家长。对于小学生,何欢建议家长在开学前帮助孩子调整好生物钟,协助其完成开学前的准备工作,同时给孩子以幸福感,让孩子对上学感兴趣,期待上学,引导他们做好开学前的心理准备。
对于中学生,何欢说,他们应该学会自我暗示,做心理调试。要告诉自己:要开学了,必须收心了。家长可以从侧面进行引导,多鼓励孩子,让他们对新学期充满信心,还可以带孩子购买文具、教辅用品等,营造良好的开学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