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拉肚子该“止”还是该“泻”

2015-08-11 儿科疾病 69人浏览
腹泻就是所谓的“拉肚子”,又称腹泻病,腹泻往往是由于病原菌,如细菌、病毒、及真菌引起。发病年龄以2岁以下宝宝为主,其中1岁以下者约占50%,夏秋季发病率最高,病因复杂,其实,宝宝拉肚子了,妈妈首先要弄清,是什么原因导致宝宝拉肚子,是感染性腹泻还是非感染性腹泻?对于不同原因造成的腹泻,应该分别对待。

腹泻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以“泻”为主

感染性腹泻又称小儿肠炎,可由很多病原引起,主要有轮状病毒,其次是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和空肠弯曲菌,主要表现在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为稀水便、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及腹痛等全身症状。病情严重者,因大量丢失水分而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正因为这些可怕的症状,往往家长对此非常着急,对于此种情况,治疗主要以改善中毒症状及纠正电解质的平衡失调为主,“泻”没有关系,大概排泄一个星期左右就会痊愈。然而在这期间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家长勤洗手,大小便入盆,食具及奶具的消毒,开窗通风房间消毒。

非感染性腹泻以“止”为主

非感染性腹泻一般是妈妈喂养不当引起的,比如不定时或不定量给宝宝哺乳;非母乳喂养,导致乳糖或果糖不耐受症宝宝吸收不良,或者牛奶过敏等引起大便异常、次数增加。此外,气候遽然变化,没有及时给宝宝添加衣物,导致宝宝腹部受凉,肠蠕动增加了;或者,天气太热,宝宝消化液减少了,也可能引起腹泻。如果是非感染性腹泻,治疗要以助消化为主,通过药物提高肠胃消化、吸收能力,减缓肠蠕动来止泻,达到“止”。

夏季是肠胃病尤其是腹泻高发时期,家长一定要注意保护好宝宝肠胃健康。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宝宝腹泻时不要滥服抗生素,也不要滥补益生菌。

轻微腹泻自制补液盐

为了防止交叉感染,腹泻轻微又没有全身症状的宝宝可服用口服补液盐。

医生建议,家长可自制口服补液盐给宝宝服用,可用米汤500毫升加食盐1.75克,或是白开水500毫升加蔗糖或葡萄糖10克,再加食盐1.75克。出现腹泻但尿量正常,无口干等脱水症状时,喝自配补液盐应与大便量相等。不能确定大便量时,可按照30毫升每公斤体重计算,4小时内服完,以后随时口服,排出多少喝进多少。

医生提醒,一旦腹泻停止,必须马上停服。轻症的腹泻一般1到2天可自愈,如果口服补液盐无效一定要到医院就诊。

腹泻后别急于进补

腹泻之后肚子空空,不少人觉得身体虚了,需要进补了。对此医生指出,因为腹泻后宝宝消化道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所以早期应进半流食,饮食以清淡为好,可以少量多餐,逐渐增加单次进食量减少进食次数。

如果严重腹泻恢复后宝宝还是很虚弱,此时最好先去看医生,以免因严重电解质紊乱发生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