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宝宝的好奇心

2015-08-18 护理保健 350人浏览

宝宝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来到这个世界就会对周遭的事物感到好奇,所以爸爸妈妈们可以多对宝宝进行好奇心的训练,有助于宝宝智力的开发。

宝宝好奇心的特点

在婴儿时期,由于宝宝接触的事物非常有限,所以,宝宝的好奇范围是和他所能达到的“方圆路径”是相一致的。只有宝宝所能听到、所能看到、所能摸到的东西才是他们愿意投注好奇心的。

如何培养宝宝的好奇心

0-6个月宝宝好奇心培养

6个月之前的宝宝,由于长时间处于躺的状态,他观察到的东西多为空中的吊缀物。所以他往往将关注点放在这些吊缀物上。

探索方式:“拳打脚踢”

宝宝对各个关节以及小肌肉的运用还不熟练,所以可以观察到宝宝对吊缀的对待方式是手脚并用。对于好玩的东西,宝宝投注的精力是成人无法想象的。他们常常是目不转睛,所以爸爸妈妈要注意保护宝宝的眼睛。吊缀距离宝宝的眼睛距离以20―30厘米为宜,让宝宝不用太费力地调节焦距;吊缀一个星期要换一次地方,或在床左边,或在床右边,以免宝宝变成“斗鸡眼”。

6-8个月宝宝好奇心培养

6个月后,宝宝开始学习坐。他的视野范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宝宝可以很方便地看到自己的手和自己的脚。由于这个变化,在这个时期宝宝好奇心的关注点是自己和物体间的关系。

探索方式:摸+吃

宝宝可以看到自己手的动作,所以他对于手的动作特别感兴趣。限于力气还比较小,肌肉不灵活,所以摸的动作比较常见。当然最根本的用嘴探索的方式还不能抛弃,所以宝宝还经常出现“啃”的动作。

常常可以看到宝宝摸脏乎乎的东西,又把手放到嘴里啃,所以,保证宝宝接触物品的卫生是非常重要的。要对宝宝的玩具定期清洗,或者放在阳光下暴晒。

8-12个月宝宝好奇心培养

8个月开始,宝宝开始会爬。现在他的活动范围大大增强,几乎能触及到家庭的所有角落。这个时期的宝宝对于小角落和小洞洞特别好奇,常常会一个人在角落里咿呀比划。

探索方式:敲+蹬

比较少用“啃”的原始方式,由于手部大肌肉和腿部大肌肉的发展,现在更多依赖于用手和脚来探索世界。不过手部和腿部的动作相对还比较僵硬,用敲和蹬比较多。

这个时期的宝宝对于角落和洞洞比较有兴趣,所以在这些地方一定要加强防护。保持角落的干净,不要有玻璃等危险品;保证所有的插座上有盖子。

5种行为打击宝宝好奇心

1.吓唬

安安听到厨房里咕嘟咕嘟的声音便跑去看,原来是电饭锅的盖子上冒着热气,正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于是,伸出小手去掀盖子。奶奶急忙跑过来打他的小手,绷着脸说:“别乱动,小心烫着!”或者“别动,里面有妖怪,会咬人的!”

安安对咕嘟声好奇,想弄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声音,可奶奶害怕宝宝被烫伤。于是使用了夸大的吓唬手段,想杜绝安安的好奇心,叫他永远也不要动电饭锅。第一种用词没错,但错在表情,那种大难临头的表情会让宝宝害怕;第二种奶奶给出的答案,估计会让安安对电饭锅望而生畏了。

2.取笑

天阴沉沉的,远远地传来滚滚雷声。爸爸妈妈急着往家赶,可是图图在后面东瞅瞅西望望,忽然,图图停下了,盯着地上的大雨点,然后围着雨点转圈看。爸爸哈哈大笑:“这小子发现新奇玩意儿啦!”笑得图图再也不看了,把脸贴在妈妈腿上,不时偷眼瞧雨点。

图图看到地上突然蹦出一个大雨点,感到好奇,它是从哪来的?它为什么一落下来就不动了?正在研究的时候,被爸爸的笑弄得不好意思了,探究和思考也被打断了。这种不好意思有可能发展成害羞懦弱等性格特征,最重要的是,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可能会认为好奇是羞耻的事。

3.训斥

妞妞对一切关在门里的东西都好奇,她总是把家里所有的门打开,翻看里面的东西。衣柜、厨房碗柜、冰箱门、尤其是装着零碎玩意儿的杂物箱。妈妈生气了:“关上!全给我关好!再也不许开!再开就去墙角罚站!”

对于门、洞、神秘小屋等诸类场所好奇几乎是每个孩童的共性,探究被遮挡东西的真面目,对宝宝来说是一种带有刺激性的探险行为。可很多都被大人呵止。

4.拿别的宝宝作对比

妮妮是个爱动的女孩,无论到了哪手脚都不停地动。一上公共汽车,她就开始前摸后摸,一不留神竟然去够车上的安全锤。妮妮妈赶紧制止说:“妮妮这么做不乖,妈妈不喜欢了,你看那位小姐姐多乖,妈妈喜欢小姐姐去了。”于是,妮妮狠狠地瞪着那位无辜的“小姐姐”。

对宝宝来说,最害怕的恐怕是爸爸妈妈不喜欢自己吧。妮妮妈拿一位陌生的小姐姐作比较,企图给妮妮竖一个榜样,或者由此刺激妮妮安静下来。恰恰“喜欢”这个词让妮妮感到恐慌,进尔竖起捍卫属于自己妈妈的保护刺,敌视起“小姐姐”来。

5.强行制止

果果生日这天,爸爸特意给他买回来新型的机器人玩具,可没等生日过完,果果就把机器人大卸八块了。爸爸一方面心疼玩具费不少钱,一方面很生气,因为果果不珍惜自己精心为他挑选的礼物。于是,爸爸一把抢过坏了的机器人扔进垃圾桶,并咬着牙说:“从现在开始,不许玩任何玩具!”

喜欢研究的宝宝通常是见什么拆什么,想看看里面的构造,研究动的原理、响的原理。“不要乱跑”“不要乱动”“你这个破坏王”等对于3岁左右的宝宝无效,你只会越来越觉得他不可爱,一会弄坏这个,一会打翻那个。只好“以强凌弱”,强加制止。这虽然是最有效的禁止事态延续的办法,但也是最坏的办法。

父母应该如何做才能避免打击到宝宝的好奇心

平日生活中,父母应该避免这些行为,比如说吓唬,取笑,训斥,拿别的宝宝做对比还有强行禁止等。父母的这些行为会严重的打击到宝宝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不利于宝宝好奇心的形成,阻碍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性格的养成,所以父母们要避免在平日生活中这样对待孩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