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孕妇有流产征兆的话,必定要有安胎打算的,而用药物安胎是比较常见的,对于孕妇而言西药的副作用是一直担心的,所以对于这样的选择提心吊胆,不然选择中医安胎,相比西医,确实中医更容易变通,中医师可以根据孕妇的个人体质进行配药。这样对胎儿的副作用就会小很多。
孕妇要知道,流产会使女性很受伤,最起码需修养好久才能再次怀孕。很多女性的自然流产还有反复发生的倾向,这就给许多家庭蒙上了阴影,所以在出现胎滑不稳时,请中医为你安胎护航还是很有必要的。中西认为,引起流产的原因很复杂,内分泌失调、妊娠免疫调节失常、子宫形态异常等等都是可疑的祸首之一。无论是何种原因导致的,对孕妇身体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
其实相比于西医,中医可以治疗更多的疾病,而对于安胎自然也是如此。目前,西医对于安胎并无非常有效的方法,多以补充黄体酮等孕激素为主,但这种方法可能会造成不良反应。中医安胎,更多是通过调理准妈妈的脏腑、气血及冲任诸脉,使准妈妈全身机能得到改善,胎宝宝也就自然得以安养。恰当运用中医,对胎宝宝不会造成损伤。服用中药保胎后生育的宝宝,智力和健康都不会受到影响,可以说,中药安胎是没有什么副作用的。中药安胎适用于高龄产妇及习惯性流产的准妈妈,一般情况下,中医师会依照每个人体质的不同,调配适合的药物,达到最佳的安胎效果。按中医辨证,准妈妈的体质可以分为肾虚、脾肾两虚、血热和血瘀等虚实、寒热等不同。不过如果说完全没有的话必定是不可能的,只是相比之下还是选择中医安胎更保险些,孕妇也更放心些。
1.功能失调所致流产以补肾健脾为主
孕妇如果是功能失调导致流产,那么必定是肾和脾有关系,这两个部位虚很容易导致孕妇流产。其主要表现是腰膝酸软,小腹隐痛下坠,头晕耳鸣,孕后阴道少量出血,色淡黯,面部或眼眶黯斑。而有些女性平素体质虚弱,有自然流产病史,常见于黄体功能不健、妊娠免疫调节失衡,安胎以补肾健脾为主。补肾健脾的中药复方能提高准妈妈在早孕期间的β-HCG和孕激素水平,对胚胎产生保护作用,有利于正常妊娠的建立和维持。中医防治自然流产强调辨证论治,进行整体调节,防治结合,固本安胎。中医治疗主要还是从治根出发,只有根治好了,那么才能安胎。
2.有子宫肌瘤病史的复发性流产以益气活血为本
如果有类似流产征兆的孕妇,大多表现为小腹疼痛,腰酸,口渴,容易情绪不佳等症状。治法是益气和血,活血安胎。方药可选桂枝茯苓胶囊。有自然流产病史或出现先兆流产症状的准妈妈,在生活上要注意调摄,饮食要均衡,避免辛燥刺激或生冷寒凉;心态要平静,不要焦虑或忧伤;起居要谨慎,不可过于劳累,在怀孕3个月内应避免性生活。如果发生有妊娠腹痛、胎漏(阴道出血)、胎动不安等情况时,可以服用中药来安胎。安胎的中药一般以健脾补肾或补养气血等方法为主。常用方剂有寿胎丸、泰山磐石饮等,常用药物有菟丝子、桑寄生、续断、杜仲、阿胶、生地、黄芪、白术、白芍、黄芩、枸杞子等。每位孕妇有流产征兆治疗的药方都不相同,需根据个人体质写药方。
3.阴虚、阳盛的准妈妈安胎需清热养血
孕妇血热也容易出现流产征兆,可以通过中医缓解。其主要临床表现是面赤心烦,口干咽燥,或五心烦热,孕后阴道少量出血,色鲜红或深红,质稠,小腹痛,腰酸胀,便秘,尿黄。治法是清热养血,滋肾安胎。可选用保阴煎(生地、熟地、黄芩、黄柏、白芍、续断、甘草)。古今医家在防治胎漏、胎动不安或滑产等病,一般是经由健脾固肾、滋阴清热、补养气血等法,来达到固摄胎元、防止流产的目的。不过每位孕妇不可以用同一张方子,这是起不到安胎效果的。
小贴士:
无论孕妇在面临流产需要安胎时选择的是中医还是西医,只要对胎儿影响小,帮助大的通通都是好办法。此时,孕妇更需要注意的是合理饮食,充足的睡眠,良好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