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晚上睡觉出汗或枕秃 补维生素D

2015-08-20 护理保健 99人浏览
很多家长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不热的天气,但是宝宝睡觉就是爱出汗,这是为什么呢?有专家提醒,宝宝晚上睡觉爱出汗可补充维生素D。

有些妈妈会遇到这样的难题,晚上宝宝睡觉总是出汗,而且还可能出现枕秃,都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专家介绍说这样的情况需要补充维生素D。

10个月大的乐乐晚上睡觉时总会出很多汗,她还出现了枕秃(脑袋跟枕头接触的地方有一圈儿头发明显稀少)。有着丰富育儿经验的乐乐的奶奶很肯定地说,孙女是患了缺钙造成的佝偻病,于是让乐乐妈去药店买一些钙制剂给乐乐吃。

出于慎重起见,乐乐妈带乐乐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发现,虽然乐乐确实患了佝偻病,但是并非钙摄入不足,而是缺乏维生素D,进而引起钙吸收障碍所致。医生说,乐乐需要补充的不是钙制剂,而是维生素D。

何时开始补维生素D?

根据我国妇幼保健系统的有关规定,一般小儿出生后2周即可用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另外,VD制剂可以终身服用。根据我国妇幼保健系统的有关规定,补充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以1岁以内婴儿为重点,并系统管理到3岁,推荐摄入量为400IU-800IU/天。

孩子出生后两周~三岁,都要预防性补充维生素D

佝偻病是一种婴幼儿期常见的疾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而使骨骼钙化 不良的一种疾病。佝偻病患儿会出现夜惊、枕秃、多汗、牙齿发育不全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鸡胸、X形腿、O形腿等骨骼畸形。此外,佝偻病还会造成孩子抵抗力 下降,容易合并肺炎、腹泻等疾病,影响生长发育。

预防佝偻病的发生,首先要让孩子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然而,三岁以内的婴幼儿生长发育很快,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量也比较大,因此很难 从食物中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于是《佝偻病早期综合防治方案》建议,孩子出生后两周,最晚4周,就要开始预防性补充维生素D,即每日补充400国际单位的 维生素D,一直补到孩子三岁。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在最初3个月应每日补充8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以后减至每日400国际单位即可。

孩子三岁以后,生长发育速度减慢,户外活动增多,饮食日益多样化,一般已不需要预防性补充维生素D了。

预防性补充维生素D的婴幼儿,夏季可暂停1~3月

人们除了从饮食中可以获取一部分维生素D,经常晒太阳,通过紫外线照射皮肤也可以促进机体维生素D的合成。夏季,孩子们外出活动 的机会多了,加之阳光中的紫外线比较强,孩子们很容易就能获得人体所需的维生素D,对于预防性补充维生素D的孩子来说,夏季完全可以通过经常晒太阳来代替 补充维生素D。

很多家长可能觉得,夏季阳光中的紫外线太过强烈,而婴幼儿的肌肤又很娇嫩,经常晒太阳很容易引起皮肤问题,甚至会导致中暑。朱晓华指出,所 谓晒太阳,并不是把孩子直接放在太阳底下晒,而是要选择在阳光不是特别强烈的上午8点~9点、下午6点~7点,让孩子在树荫下或阴凉处等阳光不能直射到的 地方玩耍或休息两个小时,让孩子的头、手、脚以及能露的地方尽量露出,这样,阳光中的紫外线会通过树叶、地面反射或折射到孩子暴露出的皮肤部位,在不损害 孩子皮肤、不导致孩子中暑的情况下,促进机体维生素D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