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过剩引发“巨大儿”

2015-08-21 护理保健 41人浏览
很多人怀孕以后,家里长辈和丈夫恨不能让孕妇多吃一些好的,以为胎儿长得越大越好,但他们没想到胎儿过大会给孕妇和胎儿带来不良影响。

什么是“巨大儿”

我国新生儿标准体重在3000~3300克,达到或超过4000克以上的胎儿都称为“巨大儿”。

主要发生原因:营养过剩

“巨大儿”的发生原因有很多,一般来说,主要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联系,如父亲或母亲身材高大、体重过重或体格健壮的,生下巨婴的可能性较大;其次与孕期营养过剩有关,许多孕妇认为吃得越多对孩子越好,在孕期只吃大鱼大肉和昂贵的保健品,导致自身体重严重超标,胎儿体重也随之猛增。

另外,巨大儿也见于经产妇、过期妊娠及患糖尿病的孕妇。根据就诊的孕妇情况分析,大部分巨大儿都是由于孕妇的营养过分摄入所致。

专家特别提醒:要均衡摄入营养

由于孕妇的营养状况对胎儿脑组织的发育影响很大,孕早期,胚胎尚小时,增加一些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可以谷物、蔬菜、水果为主。孕中期,胎儿的生长加速,各器官系统处于分化奠定阶段,孕妇的热量消耗和所需要的蛋白质比正常人增加10%~20%,因此食物要以乳品、肉类、蛋类、豆类、蔬菜、水果为主。孕晚期,处于胎儿骨骼发育、皮下脂肪积贮、体重增加的阶段,孕妇除摄取适当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类食物外,还可适当增加脂肪性食物。另外,还需多食肝、骨头汤、海鲜等食物,从中摄入一些钙、铁、磷等微量元素。

对胎儿也有较大影响

(1)巨大儿在分娩时由于身体过胖、肩部过宽,通常会卡在骨盆里,通过勉强的牵拉过程易引发骨骼损伤,有时因为时间的延长,还会发生窒息,甚至死亡。

(2)剖宫产术后的巨大儿易发生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高胆红素血症和其他疾病。医学研究证明,剖宫产的新生儿因未经产道挤压,不易适应外界环境的骤变,不能及时排出呼吸道液体,肺部的并发症明显高于顺产分娩者。另据观察,巨大儿中发生心脏畸形的比例高于一般正常体重儿,并且在长大后患肥胖症的几率也较大,将成为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易患人群。

怎样防止巨大儿

1.孕期科学摄取营养

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如果保持在3100克,这是一个很理想的数字。巨大儿的发生率是可以通过人为努力降低的。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巨大儿的发生率是2%-3%,可是到了70年代末巨大儿发生率就上升至4%。由于加强了孕期营养教育,到了80年代中末期,巨大儿的发生率下降至2%,并持续至今。从日本的经验来看,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孕期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休息得越多越好。

2.加强孕期营养教育

孕期科学摄取营养,调整生活节奏,这是降低巨大儿发生率的关键。

3.孕期坚持运动

孕妇参加适当的运动,比如散步、做孕妇保健操,以消耗掉过多的热能,避免营养过剩,形成巨大儿。

4.做糖尿病筛查

每个孕妇都应该做糖尿病筛查,如果发现妊娠期糖尿病,更应该遵从医生对营养摄取的指导,避免胎儿增长过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