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龋齿从出生做起

2015-08-21 护理保健 32人浏览
宝宝牙齿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全身的发育和健康,传统观念里乳牙龋齿不需要治疗,等宝宝换牙就没事了,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儿童由于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发生龋齿造成的危害,可影响牙颌系统的发育,造成后天畸形。龋齿的疼痛可以影响孩子的进食,从而养成偏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营养不平衡,影响全身发育。婴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如果多颗前牙因为龋坏过早丧失,会造成不良的发音方式影响发音的清晰度。

另外,恒牙在乳牙的下防,一直处在发育的过程中。如果乳牙的龋齿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炎症进一步达到牙根周围,就有可能影响恒牙胚的发育,造成恒牙的发育缺陷。如果乳牙龋病发展到牙尖形成慢性根尖周炎,还可能成为病灶牙引起长期的低热,甚至引发或加重风湿性关节炎、肾炎等。

家长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发生了龋齿呢?

爸爸妈妈最好在宝宝长出第一颗牙齿后,每隔半年定期到专业医院做口腔检查。如果宝宝存在以下情况则有发生龋齿的风险,爸爸妈妈需额外警惕!

含乳头入睡或夜间喂奶;

给宝宝吃大量甜食或经常喝甜饮料;

出生时低体重或早产;

牙齿上有白色和棕色斑点;

牙釉质发育不全,有棕色的条纹或者缺损;

长期不做口腔检查;

身体或心理残障影响口腔卫生保健等。

宝宝龋齿应如何预防?

1. 妈妈在孕期注意全身的健康

孕期是宝宝口腔器官快速发育和形成的时期,任何影响孕妈妈健康的因素,都有可能成为影响口腔器官正常发育和形成的因素,导致一些发育缺陷。

2. 口腔清洁从出生开始

宝宝出生后,家人应每天用清洁干净的纱布对其口腔牙龈进行擦拭。当长出第一颗乳牙后,就可以用带软毛的指套牙刷为宝宝刷牙。

3. 给宝宝合理均衡的饮食

在保证基本营养摄入的情况下,爸爸妈妈要控制宝宝食用含蔗糖多的食物及饮料;避免巧克力,奶糖等粘性强的零食。宝宝吃甜食后要用白开水让宝宝漱口,睡前不要吃零食和饮料。

4. 合理使用奶瓶

含着奶瓶入睡容易使上前牙发生龋坏,爸爸妈妈要纠正这种不好的习惯。当宝宝1岁后应引导宝宝使用学饮杯,1岁半以后最好停止使用奶瓶,以免影响牙齿咬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