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流产的准妈妈要警惕“抗磷脂综合征”!

2015-04-21 难孕难育 551人浏览
小编了解到不少仍处在备孕阶段的JM们很多有过怀上但无奈流产的经历,做了一系列的妇科检查甚至手术一探究竟,搞得身心俱惫,眼看日子一天天过去,却不知如何是好,病急乱投医。

本篇文章小编就专门为您介绍高流产率背后的隐形杀手――抗磷脂综合征,一种风湿免疫性疾病,希望能够给还在迷茫的众JM们一点希望,也能够给还在备孕中的姐妹们一些忠告吧~

结婚五年却不明原因流产五次,身心备受打击

33岁的王女士,2008年结婚,结婚后没多久就怀孕了,一家人都非常高兴,但是不幸的是怀孕五个月后,一次体检时,当地妇产科医生发现王女士有妊娠高血压的情况,而且更为危险的是,那次体检时,王女士突然晕倒了。

住院后,医生怀疑王女士可能是妊娠子痫,非常危险,考虑到王女士还年轻,以后还有再生育的机会,建议王女士引产。综合考虑后,王女士和家人听取了医生的建议做了引产手术,终止妊娠。休息了约一年后,王女士再次怀孕,家里人非常开心,以为这次终于可以有一个健康的宝宝了,王女士自己也非常小心翼翼,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中休息,但是令人不解的是,怀孕到第四个月时,发现羊水偏少,而且胎儿没有胎心,只好再次引产。

此后,王女士又先后三次怀孕,但是每次怀孕大约到三、四个月时胎儿发育总是有问题。反复的流产,让王女士身心俱疲,家人也非常担心。

竟然是“抗磷脂异常综合症”惹的祸

这中间王女士实在是做了很多检查,内分泌系统的、妇科方面的等等都做过,的确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是唯独自身免疫系统相关的检查并没有做过,结果出乎意料,抗磷脂抗体检查和β2-糖蛋白1这两个关键指标均为阳性,这表明王女士免疫系统早就出了问题,她患有一种并不少见的疾病叫“抗磷脂综合征”。

“抗磷脂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和其它免疫疾病如红斑狼疮一起发生,也可以单独发生。一旦患上此病,人体内血栓易形成,尤其是妊娠期女性,在怀孕约10周左右,胎盘内微血栓形成,造成胎盘供血不足,导致反复流产。

积极治疗

针对王女士的疾病,大夫给她做了详细的免疫相关检查,并详细介绍该病的相关知识,给予阿斯匹林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鼓励她可以再次怀孕。半年后王女士成功的再次受孕,整个怀孕过程中大夫通过给王女士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给予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治疗,并在整个孕期定期监测,这个很重要。

这里需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均为抗血小板药物,使用该方案治疗后很容易出现了阴道大出血的症状,如果出现一定要及时与大夫进行反馈并及时调整用药剂量!!

考虑到王女士一直使用抗凝药物,在生产过程中,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引起大出血,于是根据治疗原则,大夫叮嘱她提前一周停药,又与麻醉科进行了沟通,一切准备妥当后,怀孕38周半的王女士顺利的破腹产,生下一名健康的男宝宝。

为了防止产后高凝状态血栓形成,手术后24小时大夫建议王女士用抗凝药物直到产后6周,并悉心指导王女士在服药情况下如何安全进行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