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 孩子要快乐更要安全

2015-07-02 安全知识 302人浏览
暑假即将到来,很多孩子早早就打算好了如何玩“转”这个暑假,度过一个畅爽的夏季。然而,每年暑假与孩子快乐时光相伴的还有各种意外伤害,有关学生跌伤、骨折、溺水、烫伤、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屡有发生,甚至酿成了悲剧。为此,记者专程采访了我市第二中医院急诊科医生及骨科专家,请他们盘点每年暑期中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提醒广大家长及孩子时刻绷紧安全弦。

溺水成儿童“夺命杀手”

“夏季天气炎热,游泳既是健康的运动方式,又是消夏的好方法,但是每年因为溺水送到医院抢救的孩子也不少。”市第二中医院急诊科主任刘志勇说,开封水域面积较大,很多水面上没有防护措施,孩子在湖泊、池塘甚至沟渠边玩耍时很容易发生意外。

对策 游泳要选择正规的有现场救生员的游泳馆,家长平时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不要在河道、池塘、湖泊游泳,不要让孩子单独在沟渠等地方玩耍。

现场处置 溺水者最初和最重要的治疗是立即给予通气,迅速开始人工呼吸能增加患者生存的几率。通常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要在浅水或岸上就开始人工呼吸。如果溺水者发生呕吐,将其头部偏向一侧,用手指或布除去呕吐物,以免堵塞呼吸道。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玩耍时谨防摔伤及交通事故

上小学三年级的强强特别喜欢轮滑,但去年暑假,他却因为轮滑时摔倒造成小腿骨折。对此,市第二中医院副院长、骨科专家万永杰说,每年暑假期间,医院都会接诊不少意外摔伤和骨折的小患者。从接诊情况看,孩子受伤主要伤及肘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他说,儿童出现外伤后家长不要慌乱和急躁,首先要检查患儿的全身情况,如呼吸、心跳。同时要呼救、拨打急救电话请专业急救人员到场。

万永杰讲,引起孩子摔伤的原因很多,从高处坠落和运动较常见。另据有关统计,儿童在交通事故中发生意外的比例也较高。

对策 放暑假时,家长要预防孩子“爬窗”,不可在窗边放置椅子、摇篮、床等家具,确保儿童不会爬出去,但最关键的一点是千万别把宝宝一个人留在家里。孩子运动时,特别是轮滑一类的运动最好戴上护具,护好肘、膝关节,尽量避免受伤。

暑假中,很多家长会带着孩子自驾游,在旅游中千万不能让孩子按照成人的乘坐方式乘坐,切忌让孩子单独坐在副驾驶座,而是要在成人陪同下坐在后排,并系上安全带。此外,儿童在马路上嬉戏打闹,也容易造成车祸的发生。

现场处置 孩子摔倒后不要急着拉他站起来,在保证现场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最好先观察5~10分钟,如发现孩子轻微受伤或关节扭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最好先冷敷受伤部位,以减轻疼痛和水肿,不要随意按摩或推拿受伤部位;如疼痛不能缓解,应到医院做X光检查排除骨折;如明显骨折,建议家长不要移动孩子,应马上呼叫急救人员前来采取对应措施,以免二次伤害;如只是一般的摩擦伤,家长可根据伤情到医院或在家自行处理。

车祸造成的伤害一般较重,可能就此造成终生瘫痪甚至死亡。万永杰提醒大家,遭遇交通事故后,不要随便移动伤者的头部和背部,要避免其脊柱扭动,否则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损伤。

误吞异物导致生命危险

每年寒、暑假都是儿童消化道异物和气管异物的高发期,孩子误吞的东西可谓五花八门,其中消化道异物有发卡、吊坠、图钉、钉子和电池等,气管异物有瓜子、花生、糖块、黄豆、玩具小零件、骨头、鱼刺等。专家说,尖锐的异物可能刺破孩子消化道造成穿孔,而电池一旦在消化道崩解,腐蚀性的液体可能对消化道造成烧灼腐蚀,严重的可能造成消化道的梗阻。

气管异物更加危险,轻则可能引起肺炎,重则甚至可以危及生命。

对策 刘志勇讲,不要给孩子戴一些容易抓下来的饰物,如发卡、吊坠等;图钉、钉子、缝衣针等尖锐物品要收好;换下来的电池要妥善存放,尤其是较小的纽扣电池,电动类的儿童玩具要注意其安全性,防止孩子将其中的电池拆出来吞下。

现场处置 如果孩子吞下的是危险性较高的异物,如上面提到的钉子、电池、缝衣针之类的物品,就应该立即送往医院,通过手术手段取出。如果是比较圆滑、危险性低的物品,如硬币、玻璃珠之类的,不要太着急,可以尝试用蔬菜混合油吞下的方法看看是否能够通过大便排出,如果不行再尝试采用胃镜手术等方法取出。

孩子吞入异物后,要注意孩子有无呛咳、呼吸困难、嘴唇发紫等现象,如有上述现象说明异物已进入气管,需要到医院紧急处理,否则会引起窒息。如情况紧急,可尝试使用海姆立克法帮助孩子排出异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