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还未来得及欣赏夏天的活力,手足口病的魔爪就已伸向宝宝们,大多数宝宝因免疫力低等各种因素,或多或少难逃手足口病的魔爪。这个时候,如何治疗和护理已患病的宝宝以及如何预防未患病宝宝是家长们最受关注的问题。
手足口病的症状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柯萨奇A16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流行性皮肤粘膜病,是以侵犯手、足皮肤和口腔粘膜为主的疱疹性疾病。手足口病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应注意与其它疱疹类疾病如疱疹性咽颊炎,疱疹性口炎及多形红斑等病鉴别。
手足口病临床特征:
1,发热,急性起病
手足口病起病一般较急,患儿常伴有发热,体温38℃~40℃,热程多为4~7天,7天以上者少见。若患儿5天以上保持40℃高烧不退,应及时送往医院就医,以免出现手足口病并发症,危害患儿身体及生命安全。
2,口腔溃疡,疼痛明显
口腔疱疹多分布在舌、颊粘膜、口唇、硬腭、咽、扁桃体等处,并很快变成灰白色小点或灰白色的一层膜,膜下可见点状或片状糜烂面,即小溃疡,患儿流口水,吃东西时疼痛难耐,甚至影响进食。
3,手、脚掌出现疱疹
病后不久,在患儿受阻远端部位如手指、手掌、足趾出现红色小丘疹,并迅速转为小疱疹,直径2—4mm,如米粒大小,呈圆形、椭圆形。
4,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手足口病出现的疱疹,一般在周围都伴有炎性红晕,有时在患儿臀部及肛门周围也可见到,这种疱疹内部液体较少,呈清亮状。
5,咳嗽、流鼻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患儿发病初期,先有发热、咳嗽、流鼻涕和流口水等症状,像上呼吸道感染一样,有的患儿甚至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导致食欲不振等症状。
[page]
手足口病该怎么治疗
只有极少数患者会有病毒性脑炎、小儿麻痹症、心肌炎、肺水肿、弛缓性麻痹等并发症,极个别的危重患者导致死亡。在大多数情况下,手足口病所引发的发烧、红疹及溃疡会在1周内自动消退,患者通常可完全康复。不过,目前国内外还没有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也没有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家长们可采用症状疗法,使患病宝宝的热度、红疹以及溃疡引致的痛楚得以舒缓:
1、到医院诊治,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如病毒唑、病毒灵等,卧床休息。
2、注意口腔皮肤清洁,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
3、取西瓜霜或思密达涂搽口腔患处,每天2-3次。
3、口腔因有糜烂,小儿吃东西困难时,可以给予易消化的流食,饭后漱口。
4、局部可以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和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
5、可以口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2等。
6、若伴有发热时,可服用一些中成药,如小儿咽扁冲剂、清开灵口服液、板兰根冲剂等口服药物。手足口病不是终身免疫,所以,家长对待宝宝手足口病的问题上,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而在幼儿园内流行时,园长首先应将患儿与健康宝宝隔离,用消毒液对玩具进行消毒,及早防止手足口病的蔓延。
手足口病怎么用中药
对于大多数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反而明显,宝宝手足口病也不例外。宝宝患上手足口病时,除了去医院诊治所使用的西药外,还可根据宝宝生病情况,配以中药辅助,清热解毒,缓解宝宝身体难适感。
牙龈红肿痛者:用板蓝根10克,黄芩、白藓皮各6克,双花3克,竹叶、薄荷各2克,煎水含漱。
手足红肿明显:用黄芩、黄连、丹皮各10克,红花6克,煎水浸泡。
皮疹等瘙痒者:用生地、丹皮、板蓝根、白藓皮、地肤子各10克,忍冬藤20克,红花6克,煎水清洗患处,每日3次,连用1周。
[page]
手足口病该怎么护理
宝宝患上手足口病,身体机能下降且处于患病烦躁期,家长们在这个时期,更应当悉心呵护和照顾宝宝,护理到位,疾病快退。
护理对策:
1、消毒隔离
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宝宝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
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2、饮食营养
宝宝如果在夏季得病,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多喝温开水,宝宝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疼痛难耐导致不能进食时,家长们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输液,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
3、口腔护理
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另外,家长们可用维生素B 2 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 2 、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4、皮疹护理
宝宝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勤给患儿吸收,并将指甲剪短,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page]
手足口病该怎么预防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宝宝普遍易感,而宝宝还不懂得辨别疾病。家长们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为预防手足口病做好准备。做好宝宝个人、家庭内部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感染的关键。
宝宝及家庭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洗手液等给宝宝洗手,家长在接触宝宝前、替宝宝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2、宝宝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并消毒;宝宝玩具或其他用品也应经常清洗。
3、家长尽量不带宝宝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加强居室内空气流通。
4、家长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勤晒衣被。
5、宝宝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诊。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居家治疗的宝宝,不要接触其他宝宝。
托幼机构预防措施:
1、手足口病流行季,教室和宿舍应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清洗消毒。
3、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擦拭消毒。
4、每日带领宝宝勤洗手,讲卫生,养成注意个人卫生习惯。
5、每日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及时送医或劝其居家休息。
6、患儿增多时,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协商放假事项。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回家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儿童洗手;不要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居室常通风,勤晒衣被,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平时多饮水,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在流行期间,家长要少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