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脾胃虚弱怎么调理

2016-03-31 补锌补钙 532人浏览

中医认为小儿脾常不足,就是说婴幼儿的消化功能还不完善。例如,新生儿以母乳为主,3个月之后才提倡由少到多逐渐添加辅食。


  即使补钙,也要同时补充维生素D,才能促进钙的吸收。这些都说明宝宝的脾胃功能尚不健全。每当改变宝宝的饮食结构,或者饮食的质、量偶尔超过宝宝脾胃消化吸收的能力就会生病。因此,宝宝脾胃出现问题常常集中在添加辅食和断奶的过程中。
  了解宝宝从认识他的脾胃开始
  由于父母溺爱造成宝宝脾胃失调的现象在临床上屡见不鲜。因此,护理宝宝有必要先认识他们的脾胃生理功能。
  中医认为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就是说我们的脾负责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胃负责承载食物,并把消化吸收的糟粕传输肠道。脾胃升降功能正常,营养才能源源不断地吸收,并供给人体代谢和生长发育的需要。相反,如果脾胃升降功能紊乱,再多的食物再好的营养也只能成为脾胃的负担。因此,给宝宝提高营养应该首先保护宝宝的消化吸收功能,其次才考虑食物的营养价值和种类。
  脾胃失调寻根究底
  影响宝宝脾胃失调的原因很多,总的来说以喂养不当、着凉、遗传等因素较常见。
  1. 喂养不当:俗话说病从口入,这在宝宝身上更加明显。节假日过后,因为拉肚子或者肚子疼而就诊的宝宝人数就会明显增多,仔细询问就会发现,要么是吃得量比平时多了,要么是食物的种类比较杂乱。因此,喂养宝宝应循序渐进,不可突然改变食谱,或增加食量。
  2. 着凉:着凉感冒最常引起宝宝食欲下降、肚子疼等情况。有些家长错误的认为,宝宝病了,需要补充营养才能增强抵抗力。因此,给宝宝吃了大量不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结果经常引起高烧不退,从而加重病情。我们都知道生病的宝宝需要休息,其实最需要休息的是宝宝的脾胃,这个时候如果加重胃肠的负担,当然会加重病情。
  3. 遗传因素:有个10个月的宝宝反复大肚子2个多月,尝试各种治疗都没有明显减轻。妈妈告诉我,其父每饮啤酒必定腹泻,其姐3岁以前也反复拉肚子。由此可见遗传也是影响脾胃失调的重要因素。保护好这一代宝宝的脾胃才可能保证下代子孙的体质,其意义可谓深远,不可不重视。
  宝宝脾胃失调的常见表现
  宝宝脾胃失调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总的来说不外乎虚、实两方面。
  1. 虚指脾虚。前面提到脾主升清,如果脾虚不能升清,就会出现一些症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气在下,则生飧泄”。因此,腹泻是脾虚最常见的症状。脾虚不运必然影响食欲,出现食欲不振。长期以往营养不良,就会面黄无华、疲乏无力、多汗、形体消瘦。部分宝宝眼周、鼻周、口周泛青色,脸颊可见点片状白斑等。宝宝的舌头往往淡红胖大,舌边可见齿痕,舌苔往往白腻。
  2. 实指胃实。胃主降浊,如果胃不降浊,就会出现胃实的临床症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浊气在上,则生嗔胀 ”。因此,胃实可出现腹胀、热,心烦不安,呕吐,便秘臭秽,口气重,夜眠不安,磨牙,趴着睡,喜爱光脚,喜凉怕热等临床表现。
  另外,脾虚和胃实并见的情况也很普遍。家长若不能准确判断症状,或者宝宝症状比较复杂的时候应及时就医。
  宝宝脾胃失调重在节戒饮食
  中医认为节戒饮食乃却病之良方,就是说给宝宝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控制好饮食的质和量,保证宝宝脾胃的正常功能,就可以杜绝一部分常见病。其实,节戒饮食是家长护理宝宝脾胃最容易忽视的细节,但却是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家长能够掌握的重要护理观念。
  节戒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1. 宝宝饮食多少自己决定,不要强喂、追着喂。首先,宝宝不吃不强喂。很多家长梦想自家宝宝比别的宝宝吃得多,老和别的宝宝比着食量,结果填鸭反而让宝宝厌倦饮食。然后,宝宝病了不强喂。病了更加要让脾胃休息,不用担心宝宝生病不吃饭会瘦了。
  2. 饮食的种类应适合宝宝的需要。很多家长为了给宝宝补充营养,过早给宝宝喂养高蛋白饮食,结果往往消化不良。消化完全的是营养,不完全消化的就形成抗原,产生过敏性疾病。临床常见1岁以内的宝宝因为第一次吃虾仁而出现过敏性皮疹。婴幼儿湿疹也是因为宝宝脾胃虚弱,消化功能不足产生的。因此,很多过敏性疾病归根结底还是脾胃功能失调产生的。
  3. 不给宝宝吃生冷、辛辣、油炸的食物,不喝含高糖的饮料和碳酸饮料。生冷易伤脾,辛辣易助湿生内热,油炸食品不易消化,易导致胃实症状。高糖和碳酸饮料也会影响脾胃升清降浊的功能,故都应适当避免。
  合理运用中成药解决宝宝的脾胃问题
  根据前面提到的宝宝脾胃失调的临床表现,判断宝宝是以脾虚为主,还是以胃实为主并不困难。以脾虚为主的宝宝,可以选用具有健脾和胃功效的中成药。而以胃实为主的宝宝,可以选用具有消食导滞功效的中成药。 若是脾虚胃实兼见,病情较为复杂,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