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钱江晚报,因为步入青春期后拥有了弟弟妹妹,提前体验了做“母亲”的艰辛;因为见证了妈妈对于家庭的退让与牺牲,重新思考自己理想的婚育模式……这些经历,让李颜、汪逸欣、黄启政等8位浙江工业大学的“00后”大学生开始思考,是什么让当下的一些年轻人在婚育面前裹足不前?
在过去一年半时间里,他们组成调查团队,走进浙江各地社区、幼儿园、妇幼医院,发放千余份问卷,访谈80位不同年龄段的婚育主体,其中超过7成问卷和访谈聚焦“00后”。他们试图探索青年婚育低欲化背后的成因,也是在调研过程中,这个小团体的成员们,重新打量自己对婚育的理解。他们的调查结果或许不能覆盖“00后”这个庞大的群体,但这种声音也足以让我们思考。
生育,是刻在每代人基因里的本能。但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政府对人口政策不同,导致各年龄层会形成不同的婚育观。从建国之初的“多子多福”,到此后推崇“少生优生”,现如今出台更积极的鼓励生育政策背景下,网络上一些年轻人却推崇“不婚不育保平安”。
但浙工大团队的调查结果显示,事实并非如此。针对18岁至35岁的中青年,调研小组收集回1466份有效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近8成的人有生育意愿,而最主要的原因是“喜欢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