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妊娠高血压疾病该如何治疗?

2023-05-24 10:53:10 作者:sn_ply 251人浏览

女性在怀孕阶段体质比较特殊。这个时候即便有一些疾病,我们在服用药物的时候也要慎重,高血压属于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已经导致很多人群的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在怀孕期间,出现高血压,自然也非常的麻烦。这个时候,我们不仅要及时的采取一些科学方法控制一下。并且大家也要了解到妊娠高血压的原因,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相关的预防以及护理工作。

//
导致妊娠高血压的原因
//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
  1、子宫胎盘缺血,子宫张力过高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初产妇,子宫膨大过度,腹壁紧张等,都会使宫腔压力增大,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或减慢,引起缺血缺氧,血管痉挛而致血压升高。也有人认为,胎盘或蜕膜组织缺血缺氧后,可产生一种加压物质,引起血管痉挛,使血压升高。
  2、免疫与遗传临床上经产妇妊高征较少见。妊高征之女患妊高征者较多。有人认为与有慢性高血压、肾炎、糖尿病,抗磷脂综合征等病史的孕妇隐性基因或隐性免疫反应基因有关。
  3、前列腺素缺乏前列腺素类物质能使血管扩张,一般体内加压物质和降压物质处于平衡状态,使血压维持在一定水平。血管扩张物质前列腺素减少了,血管壁对加压物质的反应性增高,于是血压升高。
  4、精神过分紧张或受刺激致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时。
  以上就是我们向大家介绍的妊娠高血压的原因,很多女性是因为精神过分紧张导致的,还有就是一些人是因为缺乏前列腺素引起的妊娠高血压,再有就是一些女性第一次怀孕,子宫膨胀速度比较快,羊水比较多,都会导致宫腔当中的压力增加,所以也有可能引发高血压。

生育帮版权文章
//
妊娠高血压疾病该如何治疗
//
  妊娠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不同阶段的治疗方法不同,但总的治疗目的是控制病情、延长孕周、确保母儿安全。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症状主要有高血压、蛋白尿、水肿,子痫患者有抽搐以及困惑、易激怒、烦躁等。因此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休息、镇静、解痉,有指征地降压、利尿;同时密切监测母体与胎儿的情况,适时终止妊娠。
  无论病情轻重,患有妊娠高血压疾病时,孕妇均需去医院进行病情评估,病情较轻的子痫前期患者可在家治疗,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并取侧卧位休息,必要时可口服地西泮;病情较重的子痫前期患者及子痫患者,需住院治疗。
本文由snsnb.com提供

  有降压指征的患者,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口服或静脉滴注降压药物,如拉贝洛尔、硝苯地平、尼莫地平、酚妥拉明、硝酸甘油、硝普钠等。降压的目的是预防子痫、心脑血意外和胎盘早剥等严重并发症。当患者发展成子痫,可引起全身抽搐、面部充血、口吐白沫,甚至深昏迷,严重威胁母儿安全,因此妊娠高血压疾病治疗的一个关键是预防子痫的发生,常用的药物是硫酸镁。子痫发生时,需要做好急救处理,以及控制抽搐、控制血压、纠正缺氧和酸中毒,适时终止妊娠。
  如果患者存在精神紧张、焦虑、失眠等症状,需要使用镇静药物如地西泮、冬眠药物、苯巴比妥等。如果患者出现全身性水肿、肺水肿、脑水肿、肾衰竭、心力衰竭时,需及时给予利尿治疗以及甘露醇降颅压。如果患者孕周<34周,需要采取促进胎肺成熟的治疗。如果患者的病情经过积极治疗仍无缓解或继续进展,则需终止妊娠。对于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产后仍需使用硫酸镁预防产后子痫的发生。

//
孕期妊娠高血压的症状
//
妊娠期高血压一般发生在孕中后期,对孕妇和胎儿影响至深,孕期高血压要注意用药和定期检查,及时查看胎宝宝的健康状况,那么,孕期高血压有哪些症状?接下来小编就来说说。
序号症状说明
1血压升高孕妇在未孕前或妊娠20周前,血压(即基础血压)不高,而至妊娠20周后血压开始升高至140/90mmHg,或收缩压超过原基础血压30mmHg,舒张压超过原基础直压15mmHg。
2头疼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若经常感到头痛,而且很剧烈,同时又恶心作呕,就可能是向恶性高血压转化的信号。
3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还可能感觉异常,甚至半身不遂。
4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这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5蛋白尿应留清洁中段尿检查,如24h尿蛋白≥0.3g,则为异常。
6水肿最初表现为体重异常增加(隐性水肿),每周超过。若体内积液过多,则导致临床可见的水肿。水肿多由踝部开始,渐延至小腿、大腿、外阴部、腹部,按之凹陷,称凹陷性水肿。

话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