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4个月女子遭家暴?孕期如何做好保健与预防家庭暴力

2023-05-30 11:07:10 作者:sn_ply 423人浏览
  5月29日,江西省乐平市涌山镇一女子在自媒体平台爆料称,怀孕4个月的她在丈夫家中遭遇老公家暴,随后报警处理。当天下午,潮新闻记者从当地镇政府、妇联等单位证实,有关部门已经介入处理。
  被打女子介绍,打她的人是丈夫,两人已经结婚5年,出来制止的女性是她婆婆。
  “(丈夫)脾气不好,之前也有好多次打我,(现在)全身没劲躺着休息,准备去法院起诉。”被打女子在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被打的原因也仅仅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当天下午,潮新闻记者就该事件先后联系了乐平市妇联以及涌山镇政府等单位。
  乐平市妇联工作人员回应记者称,在关注到网上相关情况后,已于下午安排工作人员前往了解处置,“人还没有回来,具体情况我这边不清楚。”
  涌山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则表示,关注到网上的舆论后,镇政府联合妇联、派出所等组织双方父母、当事人座谈,“这个事情已经调解、妥善处理好了,包括当事人也已经主动把相关的视频删除了。”至于女子的伤情,该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
  家庭暴力是不容忽视的极端社会现象,会诱发各种极端案事件,极大危严重危害生命健康和家庭和睦,尤其还是在妻子怀孕的时候。
  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当事人女子也表示记不清是第几次了,但愿女子能看清现实,及时止损。
文章来源生育帮

  孕期保健与预防家庭暴力
  近年来的研究,有两方面的证据表明,如果母亲在妊娠期受到虐待或长期的压抑、愤怒,必然影响孕妇的内分泌,因而也影响到胎儿。第一方面的证据是,在妊娠中期胎儿已有记忆。胎教研究者证明胎儿听了音乐可以产生记忆,出生后再听到此音乐表现高兴。同样原理,胎儿也可以记住母亲因所受到虐待而产生的恶劣情绪,它深深地印入胎儿的大脑中,并将影响孩子未来的行为。孩子出生以后,如果和母亲一同受虐待,受歧视,也会有同样的结果。
  第二方面的证据是,在妊娠期,母亲血液内的各种变化可以通过胎盘传给胎儿,长期抑郁的母亲所生小儿长大以后也表现抑郁甚至对世界、对自己都缺少信心,因而自杀倾向性也较明显。因此,研究者将胎儿在孕期受家庭暴力虐待视为少年犯罪、成人施暴等的根源之一。
  结合我国的情况可以这样认为:家庭成员之间,主要是夫妻间、成人与儿童和老年人间、手足同辈之间所发生的暴力。暴力由两方面人组成,一方面是施暴者。另一方面为受害者。施暴的方式主要可分为用打、踢、推搡等暴力手段造成的躯体伤害;用骂、恐吓、要挟、威胁、经济控制等手段,造成的精神伤害和性的强暴等三种类型。
  从国外类型看,家庭暴力多发生在夫妻间或成人与儿童之间。受害者多为弱势人群,以妇女、少儿、老年人为多。
  据调查,美国家庭暴力的发生率较高。1992年有7%的妇女被其配偶或伴侣施暴,每年还有300万儿童受虐待。1991年美国司法部估计,95%的家庭暴力是男打女。我国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庭暴力的发生率约在20%左右,其中80%是男打女。在北京被调查人中,23%的丈夫承认打过妻子;被调查的韩国妇女中,有38%的人称,近年被其配偶打过;被调查的日本妇女中,有59%的人说被她们的伴侣躯体虐待过。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

  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家庭暴力一向被认为是家中的隐私,认为家丑不可外扬。因此,许多受害者常常是逆来顺受。此外,事情如果捅出去,也许会加剧家庭的矛盾,造成家庭破裂。一些人考虑到孩子,认为还是孩子生活在完整的家庭为好;也有的妇女一旦离婚就可能生活上无着落,甚至没有住处;还有的人怕社会的不理解等等。这种受害者的忧虑与姑息致使家庭暴力猖狂至今。施暴者反复施暴,不仅不负任何责任,还使受害者听从施暴者的摆布。受害人即使受了伤,也隐瞒原因去求医。据美国有的门诊部报告:8%-26%的患者是因家庭暴力造成的,不仅有内外科,也有妇产科、精神科等病人。受害者的孩子也因受恐吓、压抑而表现身心异常,发育受限。
  家庭暴力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当前,家庭暴力对胎儿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过去,孕期保健多注意胎儿的身体健康及大脑发育状况,很少将孕期中的家庭暴力与小儿未来性格行为等联系起来。现在看来,家庭暴力硬实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孕期保健的任务又增多了。主要是要在孕期就给胎儿创造一个充满爱与温馨的环境。例如抚摸,和声细语。尤其是家庭成员之间也要和睦温暖。如果胎儿在平时总能够感受到家庭中的纠纷、谩骂或是打闹,肯定会留下不良的印记。正如我国古时胎教所言:及其有妊,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这是有科学道理的。有人称之为播下和平的种子。也就是说,我们孕育的下一代,不单是健康聪明,还要有着善良的先天素质。这就是说,预防家庭暴力要从孕期开始。

文章来源生育帮 生育帮版权文章
话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