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章:提倡女随母姓,人类告别“父系社会”是一个进步!

2023-06-01 14:46:21 作者:sn_yy 373人浏览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 文章来源生育帮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

2023年,中国进入了人口“负增长”时代,对此,专家梁建章提议:“提倡女随母姓,男人也可以在家带孩子做家务,让女人出去上班。”

他还说,现代社会告别“父系社会”是进步,提倡“女性权利”,这样会提高女性想要结婚的意识。

那么,梁建章的这种想法到底从何而来?又是否有可取之处呢?

现代社会人口“负增长”

2023年,中国社会正式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全社会的生育率下降,北上广深等这些“一线”城市常住人口减少了几十万。

看到这个数字,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因为现在社会上的“常住”人口并不少,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但是现实确确实实就是这样的,据2022年年末统计,四大城市的常住人口已经相比较2021年减少了27万人。

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还是因为现在的女性不愿意“结婚生孩子”,因为她们大多都将“精力”放在了发展自己的事业上面。

所以,近期对于“女性是否该接受更高的教育”这个话题在社会上“热度不断”,因为有些会认为,是因为女性受教育程度高了所以才会导致“生育率低”的问题。

所以,“根本”问题在于女性,不应该让她们接受这样“高”的教育,这样她们就会“乖乖回家”生孩子了。

还有人认为女性在工作中享受的“待遇”太好了,所以应该给予她们“降薪”政策,让她们在工作中“受挫”,然后这样也会提高生育率。

这些是一部分人的看法,还有一部分网友认为,女性在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大于在生活中的“成就感”的。

对此,专家梁建章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现代社会可以提倡男性在家带孩子,做家务,这样也是可以的。”

他还提倡不要再“一味的”追求“父系社会”,时代在变化,所以我们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去改变我们的情况。

现代女性的主观意识是更为“强烈”的,因为社会的开放,网络的发达,比起几十年前的女性,她们更能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所以,梁建章就此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在自己的文章中还提出了“女性意识”的崛起和“女权”的地位。

但是就有人说了,那现在政策一直在鼓励女性生孩子,是不是就将女性“物化”了,是不是把女性当成了“孕育生命”的机器。

对于这个观点,梁建章也对此作出了详细的解释,那么,他究竟是怎么说的呢?

“女性意识”崛起

近几年,社会上讨论热度比较高的可能就是“女权”的问题了,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女性意识”都在不断地崛起。

“女性意识”的崛起也就意味着,她们不再将生活的重心放在家庭和孩子身上,不再做传统的“相夫教子”的生活。

她们更多的将目光放在了“如何提高自己”上面,因为现在的社会开放程度提高,不再是之前的“重男轻女”,而是“有能力者居上”。

所以,越来越多的女性在自己的“事业上”大放异彩,因为她们在工作中获得的“满足感”也越来越多,所以她们在对于“结婚”上就少了很多的期待。

她们认为,以自己的能力足以让自己的生活质量提高,要是“结婚”不能提高或者保持自己原有的生活水准,反而是降低标准了,那还不如“一个人”。

所以说,近几年的社会人口才会出现“负增长”的局面,国家为了摆脱这样的局面,开始鼓励生育。

但是,这种“鼓励”生育的政策并不是将女性“物化了”,梁建章对此作出了一个非常详细的解释。

他表示,这种生孩子“优待”政策并不是“空头支票”,而是国家在对于一些“经济独立”的女性时提出的更好的待遇。

在这样的政策之下,可以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经济”和“家庭”双方独立,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根据相关机构的调查显示,在一些国家,生育率高不并不是只有“不发达”地区才会出现的现象。

而一些发达国家的生育率也是很高的,那是因为女性在获得足够独立的经济的时候,政府给出的好的“生育政策”,双方实现“双赢”。

比如,丹麦和波兰就实行了“父亲育儿假”的政策,他们国家的父亲在育儿假期间不仅可以拿到全额的工资,还有生孩子的“补贴政策”。

这些政策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已经都实行很久了,所以他们在生育率方面这两年有了明显的“提高”。

梁建章还说了,现代社会应该从“父权社会”向“母系社会”继续转变了,而且也可以提倡,女随母姓,这也是提高“生育率”的办法。

但是现代的“母系社会”又不完全相同于之前的“母系社会”,那么,他提倡的现代“母系社会”是什么样的呢?

现代的“母系社会”

之前“手工业”发达的时候,社会上一直都是“母系社会”,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非常高,但是从开始“体力劳动”之后,就开始向“父系社会”转变了。

但是,这种的跟梁建章口中所说的“母系社会”不是一个概念,现代的“母系社会”是指提高女性在社会上的位置,保护她们的权益。

因为现在的女性已经有了“自我保护”的意识,所以我们不能再有像之前那种“男主外女主内”的老土想法。

不是只有女性才能在家看孩子,男性一样可以在家看孩子,女性可以有更“自由”的结婚环境。

这种“选择的权利”应该交由女性手中,而不是男性在某种程度上“居高临下”的赏赐,有了这样的前提条件,那么后续的“生育”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在女随母姓这件事情上,有很多人也说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一位女士说,她与丈夫是自由恋爱在一起的。

在谈恋爱期间,这位女士就跟自己的男朋友提起到了“孩子生下来跟谁姓”的问题,这位女士表明第二个孩子要跟自己姓。

当时她的男朋友虽有犹豫,但是还是答应她了,可是谁知道,等到孩子真的出生的了,麻烦的事情也随之接踵而来。

首先是她的公婆,他们认为孩子随母亲姓把他们家的“脸”都丢尽了,也不愿意“认”这个随妈妈姓的孩子。

在学校,孩子因为跟妈妈姓被学校的孩子孤立、欺负,一度导致孩子越来越不自信,马上到了“抑郁”的边缘。

孩子在长大之后也经常被人嘲笑他是没有“爸爸”的孩子,所以这位女士说了自己也是非常“后悔”让孩子随自己姓的。

从这个经历我们可以看出,“提倡”保护女性权益是一方面,我们政策上如何落实保护又是另一方面。

那么,在对于“女性”权益的保护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如何保护“女性权利”

有时候,打垮“女性”的并不是工作的压力,而是“闲言碎语”,在提倡女随母姓、提高女性权利的时候,相应的,我们应该作出政策上的保护。

有句老话说“家丑不可外扬”,在上个世纪的时候,我们的父辈,离婚率很低,那是因为他们当时认为“离异家庭的孩子容易长歪”。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对“单亲家庭”的孩子有任何歧视的行为,要像一些欧洲的国家“学习”。

法国一多半单亲家庭孩子的母亲每个月都有“不菲”的收入,并且她们也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所以我们不能对他们有歧视。

生孩子之后所有家庭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谁来带孩子,要是有一个人可以休假在家里照顾孩子是好的,那要是没有这样的条件,我们就应该考虑“托管”问题。

在孩子处在婴幼儿上学前期,我们可以在社会上建立“婴幼儿托管中心”,这样父母双方都可以去工作,也不用担心孩子没人照顾。

可是要是有一些女性在科学认为的“最佳生育”年龄里不想生孩子,想之后再生怎么办?

法律上也可以适当的在这上面的规范做一些调整,可以让女性保存自己的“优质基因”,然后之后有生孩子的打算了再进行人工受孕。

对于现代女性,她们还比较担心自己在“怀孕哺乳”期间工作的问题,那么国家就可以让她们居家办公,不耽误自己的工作。

其实我们在提倡这些的时候,一定要切实考虑到“女性”的权益,因为作为女性,她们的“压力”相较于男性并不小。

如梁建章所说,人类“告别父系”一定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大进步,在这期间我们也要做好相应的政策福利待遇。

在未来社会,所有人都应该形成一个观念,那就是“生孩子”虽说是女性的事情,可是“带孩子”却是两个人的事情。要鼓励男性多多参与到“家庭劳动”中,夫妻二人合作,形成一个“良好”的育儿观念!

生育帮版权文章
话题:

最新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