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妊娠高血压的护理措施 孕期高血压可以吃哪些降压药?

2023-06-06 09:45:09 作者:sn_ply 341人浏览
生育帮版权文章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

妊娠期妇女所患的高血压病,统称为妊娠高血压,临床表现为水肿、高血压和蛋白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应引起重视,以免对母婴造成危害,具体妊娠高血压怎么护理呢?

//
妊娠高血压的护理措施
//

本文由snsnb.com提供
  保证休息
  注意适当减轻工作,创造安静、清洁环境,以保证充分的睡眠,每天不少于10小时。在休息或睡眠时以左侧卧位为宜,目的是解除妊娠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改善子宫胎盘的循环。
  调整饮食
  减少过量脂肪和盐的摄入,增加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富含铁、钙、锌的食物,尤其是钙的补充,可以从妊娠20周开始,每天补充钙剂2克,对预防和控制血压有好处。全身水肿的孕妇应限制食盐的摄入(≤3g/天)。
  加强产前保健
  酌情增加产前检查次数,加强母儿监测措施,密切注意病情变化,防止病情发展。督促孕妇每天数胎动、监测体重、血压,定期复查尿蛋白,便于及时发现异常。
  病情观察
  1、每天观察血压,尤其是舒张压的变化,定期做尿常规及24h尿蛋白定量和定性检查,每日或隔日测体重。
  2、出现头晕、头痛、目眩等症状时,应提高警惕,请教医生,防止子痫的发生。
  3、定期做眼底及其他相关检查,注意并发症的发生。

  加强胎儿宫内监护
  观察胎动、胎心,了解胎儿宫内情况,有条件可使用胎儿监护仪。遵医嘱间断吸氧,给予10%葡萄糖注射液加维生素C静脉滴注,以提高胎儿对缺氧的耐受性。
  产褥期的护理
  1、产后安静休息,限制探视,严密观察,防止产后子痫发生。
  2、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量,尤其是使用大量硫酸镁的孕妇,产后易发生子宫收缩乏力,恶露较常人多,严防产后出血。
  3、加强会阴护理,防止感染。
  子痫患者的护理
  1、减少刺激,以免诱发抽搐:患者应安置于单人暗室,保持绝对安静,避免干扰患者。
  2、子痫发生时,使用床档,防止坠床,有假牙者须取出。同时应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并立即给氧,注意防止舌后坠或舌咬伤。遵医嘱用药,控制抽搐发作。
  3、做好终止妊娠的准备:抽搐患者经药物控制后2小时可考虑终止妊娠,以缓解病情。

//
最好的四种高血压药
//
  高血压药指的是降压药。其实并不存在最好降压药的这种概念,降压药只要对症,且可控制血压平稳就发挥了药物的最大价值。在临床中用药也是遵循此法。
  就单一用药而言,一般钙通道阻滞剂使用率最高,其次较高的用药主要为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具体如下:
  1.钙通道阻滞剂主要适用于心绞痛、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具有较好的扩张外周血管作用,可控制严重的高血压,常用药物是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尼群地平等。
  2.利尿剂主要对老年人、肥胖的高血压患者效果更加明显。常用的有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袢利尿剂如呋塞米,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等。
  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适用于伴有心衰或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其为首选药。常用药物包括培哚普利、福辛普利、赖诺普利以及雷米普利等。
  4.β受体阻滞剂和其他药物相比具有保护心血管的效应,对于改善心功能、抗心律失常有附加的效果,适用于血压升高时心率较快的患者,常见的药物主要包括普萘洛尔、琥珀酸美托洛尔等。
//
孕期高血压预防方法
//
孕期高血压是一种常发性疾病,很多孕妇一不小心就会中招,对母体和胎儿都会造成影响,时刻关注孕妇的血压是预防的前提,那么孕期高血压怎么预防?下面小编带来介绍。
序号预防方法说明
1选择合适的生育年龄  有研究表明,在20岁之前、40岁之后怀孕生育的女性,比20至40岁之间怀孕生育的女性患高血压的几率大。因为年轻的初产妇对孕期营养等方面的知识比较匮乏,所以会因为一时的疏忽大意造成严重的后果。而高龄的初产妇本身的身体健康状况相对较差,所以难免会产生高度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紧张,最终引起血压升高。所以适龄生育的女性还是不要故意拖延孕育时间了。
2注意孕期饮食  食用多盐、高胆固醇、油腻、辛辣的食物容易诱发高血压。所以孕期的饮食应尽量保持清淡,减少动物油、动物内脏等食物的摄入。但是不要过度节食使自己营养不良,比如适当地补充钙、铁、锌、硒、碘以及维生素A到E,这些微量元素对预防高血压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们也是胎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3控制自己的体重  孕妈妈并非越胖越好,而孕妈妈的胖与瘦也不是判断胎儿健康与否的标志。体重超标的孕妈妈,更容易受到孕期高血压的侵扰。因为过多的脂肪积累使得人的血容量增大,从而使心脏负担和血管阻力增大,最终诱发高血压。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
话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