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诊断一般不难,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或者等于11.1mmol/L即可诊断。糖尿病还要进行分型,可以分为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
糖尿病的血糖检查诊断标准是什么
一型糖尿病发病年龄轻,大多小于三十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升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低下,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来进行治疗。
二型糖尿病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起病隐匿,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的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要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血清胰岛素水平早期正常或者增高,晚期可以表现为低下。
妊娠糖尿病可以顺产吗
因为到临产的时候情绪的波动、紧张或者是疼痛都会影响血糖。如果是以前用过胰岛素,这个时候胰岛素的用量不好掌握,严格控制到生产时的血糖是有必要的。所以临产后一般是用糖尿病的饮食,顺产过程当中一般是停用以前用的胰岛素,一般在孕前糖尿病的患者,都会在注射液中加入胰岛素。
顺产和剖宫产的指征不完全是根据胰岛素来决定的,或者是根据糖尿病来判定的。如果是怀疑孩子大、胎盘功能不好、胎位异常,有产科的指征,就是不大好算的。如果是妊娠期血糖控制得不好,孩子偏大,或者是以前有过死胎死产,应该放宽剖腹产的指征,不能强硬地进行试产。
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变正常吗
糖妈妈产后就正常了吗?妊娠期糖尿病到底是怎么回事?妊娠期糖尿病生完孩子后变正常,这是真的吗?
随着二胎政策开放,高龄、肥胖、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等危险因素的孕妈妈增加了。近年来关于妊娠期糖尿病(GDM)知识的普及,很多人已经有了孕期控制体重预防糖尿病的意识。绝大部分孕妈妈认为,妊娠期血糖升高既然和怀孕相关,产后就应该恢复正常了,也不需要再花心思在这个问题上了。真是这样吗?
有研究发现,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比没有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随着时间推移,转化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7倍以上。但如果进行生活方式干预,采用健康饮食、控制体重和运动锻炼,则可以明显减少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并可以早期预防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因此,妊娠期糖尿病女性,产后复查,发现是否存在糖尿病前期改变,采取相对的干扰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发病率。
2018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和美国糖尿病学会共同推荐,建议所有妊娠期糖尿病女性,在产后4-周进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即使检测结果正常,也应该每1~3年随访1次。检查异常者,应给与干扰措施。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产妇,应增加筛查频率。这里的高危因素包括:糖尿病家族史、孕期超重或肥胖、孕期需要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
糖尿病预防计划:指产后检查发现异常后,进行行为生活方式干预,达到维持7%的减重目标,并将中等强度活动(如快走)的时间增加到≥150 min/周。对于糖尿病前期患者尤其是体重指数≥35、年龄<60岁、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女性以及生活方式干预但糖化血红蛋白仍不达标者,应考虑使用二甲双胍治疗。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 生育帮版权文章